【森林防灭火】麓棠镇:人技同防 筑牢森林防火墙 #网络中国节·清明#
作者:李露平 廖辉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3-23
早春时节,麓棠镇满目青翠,风景如画。在该镇森林防灭火管护站,一大早,6名护林员已经准备就绪,前往辖区林区排查火灾隐患、清理枯枝落叶、张贴防火标语、宣传劝导游客等工作,为森林筑起第一道防火屏障。 近段时间,由于进山游玩、祭祀等各类诱发森林火灾因素增多,森林防火“警报”再次拉响。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麓棠镇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设施,始终压实“防”的责任,压细“防”的措施,多管齐下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防范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盯紧守牢森林防灭火“安全线”。 3月21日上午9点,记者在该镇梅子沟入卡点看到,大幅“防火码”十分醒目,一旁的喇叭巡回播放着森林防灭火知识,护林员甘述全正对准备上山的游客耐心细致地解释宣传。“进出山都要扫码,请你配合工作。”按照要求,此时准备上山祭祖的市民王英在甘述全的指导下进行了扫码注册,并上缴了火种,一切确认无误后,顺利进入了林区。 “只有在源头管控和巡逻上下足功夫,才对得起肩上的责任。”甘述全告诉记者,从12月到次年5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山上游客多,森林防火管控压力大,他们的重点工作就是巡山、防火,检查山上是否有人随意生火、乱砍乱伐等,检查上山人员、车辆有无携带易燃物品等,层层把关,严防森林火灾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不仅如此,每天还要在瞭望塔上值守,用望远镜时刻观察辖区内的广阔林地,及时排查每一处细小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现火情,便第一时间上报并安排队员进行扑救处置。 麓棠镇林区面积1万余亩,大大小小入山路口共有18个。为进一步织密织牢“安全网”,该镇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认真执行值班值守和火情报告制度,采取临时管控和流动管控方式,安排护林员24小时巡查、瞭望,对进山人员及车辆做好宣传和登记,切实做到分级设防、及时预警,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监测;认真落实隐患排查和隐患清零制度,按照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归零,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实现“山有人巡、路有人守、烟有人查、火有人扑,责有人担”的工作目标;同时,该镇还对扑火机具及设备进行维修检查,开展扑火队伍综合培训,全力确保扑火队伍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穿白衣服的游客,您已进入麓棠镇森林防火区域,请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管护规定,禁止携带火种上山,并熄灭烟头。”当天上午10点30分,市民王少军带着家人来到麓棠镇困牛山春游,刚走到入山道路口,便听到视频监控设备里响起的提示警示声。他立即掐灭了手中的香烟,并将烟头丢进垃圾桶后,才继续和家人一起往山里走去。 “刚刚我打开APP就看到一位游客手里拿着烟准备进山,马上就‘喊话’让他熄灭烟头并上缴火种。”护林员王刚强说,以前,他们每天都需要在上山入口和林区进行不间断巡逻,播放森林防灭火宣传音频,工作强度非常大。现在通过智能监控设备,直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登终端就能随时查看林区实时画面和已保存的录像,只要打开APP,茂密的森林便清晰可见,护林员可自动调节摄像头方向,实时监控人员出入林区情况,并根据监控情况,灵活调整巡查路线,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技助力,让森林防火更智能。据悉,该镇分别在困牛山水库、三溪寺前门和后门上山路口、石门寺上山路口、响水沟投放5台太阳能4G视频监控设备,采取“语音+监控”的模式,对进山人员进行语音提醒、红外线影像采集、远程监控喊话,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森林防灭火工作效率。同时,该设备还能在乱捕乱猎、乱砍滥伐、野生动物保护等源头管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智能监控设备已成为麓棠镇宣传森林防火常识、及早发觉排除火灾隐患的“好帮手”,对进一步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起到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