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惠民政策像阳光一样温暖我们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11-01    


  “小孩上学不花钱,老人还能领‘工资’,看病能报销,种地也有补贴。”细数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老百姓实施的多项惠民政策,廖守成一脸兴奋,“党的惠民政策真像阳光一样温暖我们啊。”
  廖守成是土门镇天宝村村民,今年,他因病住院花了1万多元医疗费,出院后按比例报了6000多元。廖守成说,“一年交50块钱,生病了国家帮忙报销住院费,参加‘新农合’以后,我也和上班的那些人一样能享受‘医保’了。‘新农合’办到我们农民的心坎儿上了!”
  “新农合”实施后,农民住院、门诊都能报销,住院、看门诊的人次明显增加。过去觉得可看可不看的病现在去看了,过去不敢住院治疗的现在去住院了。市中医院一位护士长深有感触地说,“新农合的实施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到我们医院住院的病人比较少,农民更是找不出几个,现在每个科室几乎都有住院的病人,还是农民居多。”
  农民的医疗有了保障,政府同时也关注到了其他不能参加新农合的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近年来,我市开始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也给这个群体吃下了“定心丸”。东北镇玉马村的叶良友是当地的失地农民。虽然活了大半辈子,但从未进过一次医院,一旦出现感冒发烧、腰酸背痛等毛病,他一律用刮痧、拔罐等土方法对付。有一次,他高烧40度还硬挺着,死活不肯让家人请医生。自从2010年办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这个“倔性子”就开始转了性子。今年7月份,叶良友肠胃出了毛病,没等家人劝说,他自己去了医院。他说,以前没有医疗保险,看病得自己掏钱,当然舍不得。现在能报销了,当然有病就看病。
  “我在田地里折腾了大半辈子,现在遇到政府还给咱种地农民发补贴,土地也能领‘工资’,这种好事让我赶上了。”今年春节刚过,广济镇农民罗显明就翻箱倒柜找出土地证和身份证,准备给自家的土地领“工资”了。这个土地的“工资”,指的就是绵竹政府给予农民每户每亩土地150多元的补贴。罗显明家有4亩地,按规定,他可以领到600元,“这些补贴差不多可以抵上种子钱了,种粮的成本降下来,收入就多一点。”罗显明说。
  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的时候,罗显明就已经觉得这是国家给的“天大的恩惠”了,没想到种地不仅不用再缴税,还能得到国家的补贴。刚开始,大家对这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还半信半疑,直到种地补贴拿到手后,才相信国家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这是国家在鼓励我们农民要好好种地呢,种不好地,这‘工资’就白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