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立下“军令状” 冲刺新征程
作者:唐妮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2-25    

——绵竹市2023年重点目标任务认领大会侧记

 

2月25日上午,绵竹市2023年重点目标任务认领大会召开。这是全面落实德阳市2023年重点目标任务认领大会精神和德阳市委、市政府“执行力提升年”新部署新要求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表扬了2022年度绵竹市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先进单位,层层分解认领了2023年重点目标任务,激励全市上下以饱满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冲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回首来路 书写极不平凡的篇章

翻开绵竹的历史画卷,镌刻其上的2022年,写满了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故事,也展现出全市人民迎难而上、接续奋斗的风采。

2022年,绵竹攻坚克难、再创佳绩。这一年,面对宏观环境更加严峻、疫情冲击远超预期、“三重压力”明显加大的复杂局面,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绵竹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德阳第一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德阳第三位,新签约百亿项目数量并列德阳第一位,综合排名居德阳第一位。

2022年,绵竹开拓进取、奋勇争先。这一年,全市上下协同配合,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绵竹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重点开发区第7位,较上年上升19位;新市化工园区、新材料化工园区获批省级化工园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个体工商户开办“零成本·直通车”服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当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学武宣读完《关于表扬2022年度绵竹市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先进单位的通报》后,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和经济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局、绵竹调查队、市自然资源局、绵竹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电公司、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统计局、绵竹高新区、德阿产业园、紫岩街道、汉旺镇、孝德镇、富新镇的主要负责人依次迈着矫健的步伐,意气风发走上主席台领奖。新的一年里,他们将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干”的作风,紧盯德阳“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和绵竹“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加快建设富裕繁荣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绵竹再立新功。

展望前程 对标任务勇攀高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绵竹奋力赶超、实现跨越的关键之年。为了早日实现“锚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德阳1个百分点,建成三个千亿产业园区,挤进全国百强县”的发展目标,绵竹市委、市政府和市级各部门在积极对接德阳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绵竹实际和自身工作进行完善补充,提出了13项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谋划了69项重点任务。

会上,在年度目标任务书认领环节,各位市领导和市级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依次上台,郑重其事地从市委书记王宏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垣合的手中接过任务书,意味着他们用实际行动立下了“军令状”,更是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郑重表态。

“市发改局将紧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9.5%、总量达到445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2.9%以上等目标任务,围绕主责主业全力做好我市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市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敏在表态时说,他将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自加压力、攻坚克难,努力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静表示,市财政局将深入践行‘三五三三’发展思路,咬定目标不动摇,加压奋进不松劲,做好服务表率、担当表率、高效表率、进取表率、廉洁表率,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目标追求、一流的人才队伍,全力以赴完成今年向上争取竞争性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增长20%的目标。

“市商务和经济局认领了7项重点目标任务,我们将从项目储备谋划、精准招商、成熟项目签约、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执行力,增强工作主动性、敏锐性,确保招商引资和商贸服务业等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绵竹高质量发展做出商务经合人应有的贡献。”市商务和经济局党组书记、局长甘德福在表态时信心满满。

“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将结合实际找准汉旺的契合点和发力点,全力以赴协助做好新材料化工园区扩区工作,对服务园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建立台账,细化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加强督导问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强化执行力提升,做到在任务面前‘绝不拖,在矛盾面前‘绝不绕’,在困难面前‘绝不推’。”汉旺镇党委书记杨勇说道。

新市镇党委书记刘清一表示,新市化工园区扩区建设事关绵竹未来发展,该镇将紧扣全市“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中心大局,把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化工园区建园扩区上来,统一到服务千亿园区创建上来,坚决扛起属地责任,以大干项目、大抓发展的实干担当,凝心聚力攻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