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石亭江畔的毛主席塑像 见证绵竹水利建设峥嵘岁月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2-23    

在石亭江玉泉镇段的河堤上,有一座毛主席的巨型塑像,其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

近日,记者在玉泉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近距离参观了这座毛主席塑像。该塑像由基座和塑像两部分组成,塑像呈白色,毛主席凝视着东方;基座呈橙红色 ,前方书写着“毛主席万岁 ”几个大字,落款是1969年3月,玉泉公社贫下中农建造。当地群众说,当时这座塑像是用水泥、沙石、钢筋浇筑而成。

据绵竹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谢之战介绍,该塑像在2017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后,被列为革命文物,是不可移动的文物。2008年”5·12”地震后,一家爱心企业曾出资10余万元联系施工人员对这里的环境进行过整修。此后,玉泉镇政府长期对这里的环境进行整治,定期对塑像清洗灰尘。

雕塑所处位置也是红岩渠下穿石亭江河道处。据绵竹县志载,红岩支渠属于都江堰水系,在当时的彭县官仑电站人民渠引水,进水段大部分在彭县红岩乡,故名红岩渠。该渠于1966年在什邡动工建设。1967年,绵竹、什邡共同签订红岩支渠修建协议,经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来什邡县的6个流量增加到12个流量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绵竹动员了22个公社群众参加。

在1967年到1969年期间,红岩支渠先后进行了三期建设。全渠系通水后,1969年11月到 1971年3月, 又进行过二期扩建。

当年,绵竹人民在修建红岩支渠的过程中,战胜各种困难,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时代之歌,成为人们永远的历史记忆,也为绵竹灌区的粮食丰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其精神一直激励着绵竹人民勇往直前,在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也值得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