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关乎每个孩子的健康!绵竹家长必看…
作者:     来源:今日绵竹微信公众号     日期:2023-02-14    
开学季,学生们返回校园
学校传染病防控成为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结核病是学校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
一旦有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未及时发现
很容易发生校园内传播流行
青年学生为什么  
是结核病的易感者?

 

青年结核病是指15-29岁年龄组的结核病人,且以20-24岁发病最多,在校的大、中专学生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人群,因为青春期对结核菌感染的抵抗力减低,免疫力下降,加之集体学习、生活,人群聚集性较高,互相感染和病菌迅速传播的风险高,患病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呈现发现晚、进展快、病情重等发病特点。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如不及时治疗

对个人而言会造成肺损伤

影响工作、生活

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周围人而言

可能会造成密切接触者的感染

或更大范围的传播

 

 

肺结核病的传染源来自哪里?

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研究表明,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 10~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会传染更多的人。

 

  

学生确诊肺结核后应怎么办?

 

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立即告知班主任或校医务室/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
 
不可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

 

学校采取的预防结核病的措施

 

健康体检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手段。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学校要对师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和生活等习惯,杜绝瞒报和谎报,降低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的风险。

学校要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

通过晨检和因病缺课追踪,可以及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降低结核病在校园内的传播风险。

各级各类学校对日常诊疗/晨检/因病缺课追踪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均应进行相应记录、推介转诊,并追踪其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