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化解民生“小纠纷” 筑牢大山“平安锁”
作者:周韵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2-13
——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调解纠纷工作小记
守护着方圆302平方公里,与5000多名羌汉群众相伴相亲,这就是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14名民辅警每天的工作日常。他们以大山为家,以群众为亲人,以调解解民忧,在这片土地上积极传承着“枫桥精神”。 一尺之地致反目 多元调解化心结 家住清平镇的老李和老王是十多年的邻居,曾经关系十分融洽。这些年,借助乡村旅游发展东风,两家办民宿、卖小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随着游客的增多,去年9月,老王将房屋进行了改造升级,但在砌墙时,两家因边界问题未达成共识从而引发矛盾。虽然经村干部调解后,双方暂时消了气。可没过几天,老李和老王又因为边界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 清平派出所民警接警后及时来到现场进行了制止,考虑到双方系邻里关系,如果只是简单处理,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还可能会导致双方积怨更深。为避免矛盾持续升级,民警和村干部建议老王暂停施工,随后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并联系清平镇组建工作专班,推动联调联动,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分别向双方摆事实、讲道理。 通过多次的释法说理,老李和老王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并表示愿意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经过双方充分考虑后,今年3月,派出所民警邀请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最终老李和老王主动让步、冰释前嫌,一起长达6个月的邻里纠纷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工作室大显身手 “三心”调解治痼疾 清平派出所成立了孟骏调解室,这些年,他通过“以心换心、苦口婆心、关爱关心”三心调解方式,积极破解纠纷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今年6月,张大哥一行6人来到清平派出所求助称:2020年,他们在清平镇一处建筑工地上务工,包工头汪某一直未结清6人工资。自去年6月起,汪某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直接玩起了“消失”。之后,张大哥等人前往汪某所属的劳务公司,却被告知汪某并未将他们的名单上报。 “我们也咨询了律师,但由于汪某未给我们出具工资结算单和欠薪凭证,相关部门也难以受理。”得知几人的遭遇后,民警先后与劳务公司、汪某所在的项目部进行联系,但因欠薪的证据严重缺乏,办理此事十分棘手。 今年8月,清平派出所成立了以孟骏为核心的调查小组,通过电话、微信以及面对面等方式,详细向张某等6人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证据,多次前往劳务公司、项目部进行对接,并深入工地现场,向知情人了解情况。 孟骏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他们对张某等人务工、汪某欠薪等情况进行调查后,立即安排财务部门核实账务,并协调所属劳务公司补充报送工资表,项目部直接将张某等人工资从劳务公司工程款中进行了划扣,悉数打入6人账户。“非常感谢民警的全力帮忙,维护了我们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张大哥感激地说。 德法相伴融治理 小干戈终化玉帛 家住清平镇的胡某、贾某是20多年的邻居,两家虽来往较少,但也从未发生过冲突。今年9月,贾某到承包的山地查看树木生长情况,途经胡某房侧时,为了通行便捷,便将设置在此处的栅栏拆除。胡某回家见栅栏被拆除,立即调取监控查看,发现是贾某所为。双方因此发生争吵,并升级成肢体冲突。 清平派出所民警接警后,随即展开调查,发现双方在挽扯过程中均有殴打对方的行为,并造成轻伤。从表象上看,双方都有过错和实际违法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民警可依法对贾某、胡某进行处罚,但这并不能化解两家矛盾。之后,民警与村干部先后来到贾某、胡某家中,指出双方的过错和违法行为,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他们应为子女树模范、做榜样。听到这儿,两人十分“脸红”,不再指责对方不是,更是当场达成了和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近年来,清平派出所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推进“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工作标准,全方位、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力助推平安绵竹建设。 (图由清平派出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