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典型】张宝芳:防疫一线书写医者初心
作者:周韵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2-1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本轮疫情发生后,市第二中医医院院长张宝芳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冲锋在前、创新思维、科学预判,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实现了全院职工、住院患者、养老服务对象“零感染”。

“我们医院还承担着原五福、绵远两个片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虽然人手紧,任务重,但在关键时期,决不能出现一丝纰漏。”本轮疫情发生后,张宝芳将“家”搬到办公室,并组织医院职工实施闭环管理。同时,通过开展全员培训,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行为规范。

为解决疫情期间群众的看病难题,张宝芳超前谋划,把问诊服务前置,于11月15日在院前文化广场上建起了两处临时应急门诊,方便群众就医,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自11月18日起,富新镇实施了全域临时管控措施。张宝芳随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流动巡诊医疗队,每天下村流动巡诊,为群众看病送药。为了消除群众对疫情的恐慌,医护人员还积极向大家宣传最新防疫政策,科普相关防护知识,引导群众科学防疫。 针对住院病人,医护人员在温馨服务的同时,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和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和服务方案,确保住院病人安心放心治疗。

“陈婆婆,你不用担心,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都会为你上门服务。”每天下午,市第二中医医院流动巡诊医疗队都会深入各村(社区),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在一次巡诊中,医生黄吉华了解到清狮村陈婆婆因病卧床,需要每隔两三天更换尿管后,便定期为她进行上门服务。

72岁的陈大爷独自生活,由于身患基础疾病,疫情期间无人照看,导致他的身体十分虚弱。当他向市第二中医医院打去求助电话后,医护人员立即下乡为他把脉问诊,并结合陈大爷的身体情况,将他接到医院治疗。“住院一周,医护人员对我非常关心,现在我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非常感谢他们。”陈大爷感激地说。

取药、泡药、熬药……11月22日,在市第二中医医院的煎药房里,几名医务人员正忙着熬制大锅药。随着一锅锅熬好的中药汤剂陆续封袋装车,将全部送往富新镇居家隔离人员手中。

“医院发放配制的中药超过了5万副,大锅药超过了3万袋。只要能为群众做点事,我们医院全体职工必定全力而为。”张宝芳告诉记者,连日来,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积极开展中医药保障工作,辩证使用治疗性“大锅药”,同时开展了中药香囊、中药烟熏、中医养身保健操、中医情志疏导、中医康复指导等中医特色疗法,实现了中医药保障治疗全覆盖。

12月6日,随着富新镇陆续解除临时管控措施,张宝芳悬着的心慢慢落了下来。“家里有一名70多岁的老人,我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这段时间,我们都没有办法照顾她。”张宝芳说,由于工作忙碌,一家人已经20多天没有见过面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带领医院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