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典型】陈益:向“疫”而行 撑起群众“保护伞”
作者:周韵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2-06
12月4日凌晨1点,剑南街道板桥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灯还亮着。该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陈益将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梳理后,又忙着统筹规划第二天的重点任务。这是他连续坚守的第22天,随着板桥片区陆续解除临时管控,陈益悬着的心渐渐变得踏实起来。 自本轮疫情发生后,陈益受组织安排,担任板桥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为了稳定民心,与广大基层工作人员携手奋战,他带领6名机关干部,第一时间深入疫情防控一线。 板桥片区包含板桥集镇社区、酒城社区、五星村和白杨村,地域广、人口多。为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11月14日凌晨,陈益调集180余名民兵,在片区设立多个卡口,实施全域临时管控。通宵达旦工作后,他来不及休息,又带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开展上门走访,摸清人员底数,分门别类进行管理。 片区实施临时管控后,群众生活需求如何保障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农村设立流动摊贩,城区物资配送到卡点,干部全部送货上门,必须全力做好临时管控区域群众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板桥片区防疫工作任务重、人手紧,陈益承担起了宣传、统计、配送等多项任务,每天休息时间不足4小时。 “有的村民害怕离家后,饲养的鸡鸭无人喂养,还有的担心家中小孩无人照顾。”了解到部分密接群众不愿意集中隔离的想法后,陈益立即穿上防护服,来到群众家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清政策,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1月20日早上8点,在板桥集镇社区,伴随着宏亮的小喇叭声,陈益开始了当天的宣传工作。剑南街道成立“电瓶车”巡逻队后,陈益以身示范加入其中。随着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防范意识增强了,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陈主任,特殊时期,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关心照顾。”这是板桥集镇社区陈大哥发给陈益的一段话。11月下旬,陈大哥刚满月的儿子因感冒导致发烧不退。情急之下,他拨打了陈益的电话求助。了解到情况后,陈益立即与市卫健局联系,并协调救护车及时将婴儿送医治疗。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在板桥片区实施临时管控期间,陈益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聚焦群众民生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张云太是板桥集镇社区养殖大户,由于辖区实施临时管控,他喂羊的饲料出现了短缺。“没想到将问题反映给陈主任后,他第一时间就协调卡口、车辆运送饲料,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说起陈益为民办的实事,张云太竖起了大拇指。 “今天有空的话,我就回来了,你们不要担心。”12月4日中午1点,趁着休息时间,陈益跟家人通上了视频电话。自本轮疫情发生后,他将“家”搬到了办公室,家里的大小事务和照顾两个孩子都落到了他的妻子身上。由于工作忙碌,陈益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联系,只能偶尔发个消息报声平安。“现在疫情防控形势虽然好转了,但是更不能掉以轻心。”他表示,自己会继续坚定信心,精准防控,全力为群众撑起“保护伞”。 (图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