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巾帼不让须眉 战“疫”撑起“半边天”
作者:王平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1-26
女医生、女护士、女干部、女警察、女教师、女记者······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绵竹各行各业的女同胞夜以继日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心、用情汇聚起强大的“她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 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主任贾咏梅的母亲年过八旬,瘫痪9年,独自住在养老院,她的儿媳即将临盆 ,但她依然坚守“疫”线,不仅要为外出采集核酸的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还要值守门诊工作。她说,外出采集核酸的女护士、女医生更辛苦,每天早上4点起床,5点外出,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早日战胜疫情。 剑南街道大南路社区副书记田春红,在本轮疫情发生的前几天,她73岁的老母亲突发脑梗、中风,在外地就医。疫情发生后,她叮嘱家人好好照顾母亲,便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和社区干部、志愿者们做好核酸检测和“追阳”工作,为临时管控楼栋的居民送生活物资、药品、清理小区垃圾,尽管工作繁琐辛苦,但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市口腔医院的医护人员根据市上统一安排,主要负责转运确诊病例、采集核酸和“追阳”断链。11月23日晚上,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孔晓梅主动请缨,转运阳性病例的任务交给她,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去冒险。徐佳说,“追阳”任务她们几个去,尽量避免更多的人感染。 护士张婷在转运小组,累了一天回到医院已经晚上7点过,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又接到紧急通知,她连夜出征,直到凌晨两点仍然在某隔离点转运阳性人员。当天,她感冒头疼欲裂,只服用一颗止痛药就继续战斗。夜晚气温低,她一直发抖,呼吸急促,说不出话,引起手脚僵硬动弹不得,再加上晕车发呕,情况十分危急,好在有其他同事的帮助和鼓励,她逐渐转危为安。 由土门中学和板桥学校15名志愿者组成的流调溯源工作第三小组负责流调工作,其中大部分志愿者为女教师。11月22日,接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后,她们一共流调了30余个病例。因为是初次接触这项工作,大家刚开始时一次次提交报告,一次次被打回,又一次次修改,经过多次努力,最终精准摸清了数据,并将信息及时汇总,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市妇联副主席徐莉丹告诉记者,在这次战“疫”中,绵竹的巾帼志愿者辛嘉欣,刚刚大学毕业,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已经连续工作10天。市人社局的女职工巾帼不让须眉,主动参与小区值守······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日夜奋战的她们,不计得失,不计报酬,不惧危险,不分昼夜地投身到战"疫"的各项精细化管控工作中,希望为绵竹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女同胞们应有的贡献。 (图由市妇联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