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和谐福万家
作者:王虹/文 王义超/图     来源:     日期:2012-10-10    
  民生和谐福万家
  ——我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纪实


  将全市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加强平安建设,实施“天网工程”,新建300个监控点位和460个监控摄像头……2012年,全市各项民生工程正高效有序推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如何让广大群众共享?绵竹市委、市政府掷地有声:以人为本、真情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系列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枝一叶演绎出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抓水利,解民生之需
  2012年盛夏,什地镇五方村,一台大功率的抽水机正在正常工作,“哗哗”的流水正欢快地奔向沟渠,流向正待滋润的稻田。镇水利办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正是水稻抽穗、灌浆的时候,农田需要大量用水,我们基本上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抽水来满足农田用水。”什地镇属于红岩渠灌溉区,但流经什地镇的只有红岩渠什地支渠这一条灌溉渠,且还处于尾水地段。以前群众要等到降一场大雨后才能进行插秧工作,秧田的灌溉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影响收成,经常有群众为了“抢水”灌溉农田而纠纷。自从该镇机沉井得到改造后,用水得到保障。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我市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将水利建设和“人饮工程”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72口机沉井建设和143.7公里渠系整治工作。
  >>抓就业,固民生之基
  今年4月,以“手牵手搭建就业平台,心连心构建和谐苏绵”为主题的无锡——绵竹专场招聘会在绵竹举行。无锡市人社局、无锡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组织了10家优质企业,挑选出22个工种、2075个岗位来绵竹招贤纳才。新市镇花园村的张军在众多的岗位中寻得了一份工作。
  促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市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扩大就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就业援助安置就业、强化服务帮助就业等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截至今年9月20日,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5968人次,培训失地农民2587人,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21人。
  >>抓文化,强民生之智
  盛夏的傍晚微风习习,吃过晚饭,金花镇三江村的李大姐和往常一样,和几个邻里相约前往村上的健身广场,拉拉家常聊聊天,伸伸胳膊伸伸腿,适当的运动让人心旷神怡。
  6月30日傍晚,近500余名绵竹群众聚集在绵竹梦想广场观看正在放映的国产优秀电影《花田喜事》、《辛亥革命》。今年,我市继续在“舞动城乡彩带”上做文章,全面落实文体广电惠民工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铭记党恩、感恩奋进”等精神,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今年以来,按照努力提高农村群众观影质量的要求,除在遵道、绵远、汉旺等镇放映室内电影外,特别是在遵道镇已基本形成每周二在镇文化中心综合活动室内放映公益电影的制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截至9月20日,全市放映公益电影共计1884场次。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上,现已完成清平乡大湔坪村、甯家坎村、兴隆镇川木村、西南镇金隆村、板桥镇海江村、孝德镇清华社区、新市镇范存村、金花镇三江村、土门镇三合村以及九龙镇双同村,共计1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一件件利民实事,一项项惠民措施,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民生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切实分享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记者感言:幸福源于民生改善
  就业、社保、救助、住房、便民……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利民实事领域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升,涉及的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件件利民实事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执政理念。经过这几年利民实事的积累,我市的民生质量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民生与发展互为助力,民生的不断改善更加坚定了我们城市跨越争先的信心,而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成果会越来越多地惠及全市百姓,我们的家乡会越建越美,百姓日子当然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