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致敬!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的“幕后战士”
作者:罗天琪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1-18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实验室是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而几秒核酸采样的背后是数小时的检测,是核酸检测人员夜以继日的坚守,他们默默无闻、加班加点,是抗击疫情的“幕后战士”。 “使命感让我们一直保持亢奋状态” 11月16日凌晨2点过,在市妇幼保健院的PCR实验室里,该院医学检验科9名工作人员在得出最后一批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后,走出实验室,终于迎来了下班时间。 11月13日,绵竹市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上午11点,彭旎与检验科其他8名工作人员准时到岗,大家穿戴好防护装备,准备好试剂,迎接第一批核酸检验标本的到来。 整个核酸标本检测过程需要经历标本转运接收、标本前处理、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对扩增的结果进行报告等一系列繁杂程序,一批标本需要3小时左右才能出结果。 “近段时间,我们一天的检测标本量达到4000管左右,一般要工作到凌晨才能下班,尽管连续多天都没怎么睡好,但使命感让我们一直保持亢奋的状态。”彭旎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检验科工作人员在PCR实验室一待就是数小时,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尽快出检测结果,他们在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虽然已经是冬天,但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天下来,大家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湿,手指也快要失去知觉。 彭旎说,他们在检测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紧张,压力较大,但大家相互鼓励、支持,努力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每天在方舱实验室工作10多小时” 11月16日上午,核酸样本被陆续转运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移动PCR方舱实验室后,该院检验科主任李杨君与同事们一起进入实验室,准确严谨地完成每个检测步骤。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要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下班,一天能检测5000多管核酸样本。”李杨君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需要在舱内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中途仅有一次休息时间。一天工作结束后,还要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杀。 记者注意到,方舱实验室里的空间较小,既要容纳检测设备,还要存放许多核酸检测样本,留给检测人员的空间非常有限,增加了检测工作的难度。同时,核酸采样工作人员需要“全副武装”,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对体能消耗很大。他们防护服里的衣服常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目前我们科室的人手很紧张,除了要承担核酸检验工作外,还要负责全院其他的检验工作,我们9人需要轮流到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李杨君说,这一年对检验科的医务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到过内江、阿坝州等多地支援,还要接收外地的核酸检测任务,但检验科的全体工作人员都从容面对,克服困难,毫不退缩,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目前,全市各医疗机构像彭旎、李杨君这样不辞辛劳、默默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幕后战士”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部分图片由医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