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绵竹:全市上下共克时艰 共绘抗疫最大“同心圆”
作者: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1-16
快速响应,奔赴抗疫第一线。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 自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绵竹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齐心抗疫,无论是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公安干警、社区村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市民群众,大家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投身到疫情防控中来,凝聚起强大合力,共绘抗疫最大“同心圆”。 医护人员: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快速反应,不畏艰险,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是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也是最美逆行者。 11月14日凌晨2点,在市人民医院的核酸实验室里,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工作。“样本来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张辉庆说。在经过接收样本、提取核酸、配试剂、扩增、审核报告等流程后,整个过程最快也需要3至4个小时。“由于近期样本量大,一天的检测标本量达到3000至4000余管,大家要24小时轮流工作。”张辉庆告诉记者,在人手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该院医学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放弃休假,随叫随到。 他们在实验室一待就是8到10个小时,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尽快能出核酸检测结果,他们每4个小时才能出来喝水、上厕所。同时,全程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确保检测结果及时准确。 11月16日早上6点过,绵竹市中医医院31岁的外科护士周婷准时来到市住建局核酸采样点,开始一天的工作。 “张大嘴巴,不要怕,小朋友要勇敢哦……”遇到对核酸检测还有点害怕的小朋友,周婷总是轻言细语进行鼓励。 “我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核酸采集任务,这个点位一上午大概采集了2000多个核酸样本。路口的风很大,工作结束后我们的手指都冻麻木了,手肘已经僵硬得不能动了。”周婷说。 记者了解到,像张辉庆、周婷一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公安民警:义无反顾 逆向而行 连日来,全市公安民(辅)警坚守岗位,全天奋战,逆行的身影直指危险的方向,筑起一道道藏蓝堡垒。 “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自11月13日启动第一轮核酸检测以来,城南派出所民警张开清一行来到剑南街道辖区内的核酸采样点进行秩序维护,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已经连续四天在不同的核酸采样点值守。“明年4月我就正式退休了,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站好每一班岗。” 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名老民警的坚守。 连日来,市公安局投入警力下沉核酸检测点和居民小区封控执勤点,配合社区等相关部门力量,全力做好宣传、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报告!”这是交警大队民警在道路交通卡口重复最多的一句话。绵竹交警全天候连续作战,排查来往车辆人员健康码、行程码、出发地、目的地等情况,叮嘱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出行。 自本轮疫情发生后,剑南派出所副所长陈龙飞便一直驻守在所里。他和同事们不仅承担着转运隔离人员、卡口值守、核酸采样点执勤外,还要24小时值班备勤,往往是凌晨才结束转运任务休息一下,第二天上午8点半又接着上班。在转运过程中,有的群众情绪不稳定,他们总是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陈龙飞说,“进入隔离点的人员复杂,要全面了解每个隔离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控宣传。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做好!” 机关干部:奋力坚守抗疫一线 关键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绵竹广大机关干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午饭后,趁着休息间隙,九龙镇机关干部文军打开手机,和3岁女儿通上了视频电话。“这几天过得好不好?外出要戴上口罩,坚持做核酸检测哦。”简单几句叮咛后,他又带上村干部和志愿者,开始了新一轮防疫政策宣传。 文军是棚花村的一名驻村干部。连日来,他一直坚守在乡村防疫一线。由于工作繁忙,他已经几天没有回家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守住人民群众健康,守住农村阵地比什么都重要!”文军对绵竹早日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 晚上8点,夜色朦胧。文军拿上台账,穿梭在村头巷尾,积极排查风险人员,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党员干部早一分钟到达疫情防控一线,群众就会少一丝担忧,多一分安心。”最近一段时间,他从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但下班时间却没有“准点儿”。除了认真落实市、镇两级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外,还要积极开展公共区域常态化巡查,为隔离人员“贴牌”,组织群众开展核酸检测,常常一忙就到了深夜。为筑牢农村疫情防线,文军还积极组织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村上的疫情防控工作。 自11月14日开始,绵竹市已有1500余人次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信息录入、卡点值守等工作。广大党员积极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切实筑起了疫情防控“红色堡垒”,全力守护着辖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区村组干部:当好疫情防控“四员” 11月16日早上6点,紫岩街道紫岩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代春艳穿上防护服,早早地来到樱花广场核酸检测点,忙着搭设采样点、拉起隔离线、准备采样物资,为7点正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做好保障。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扫场所码,保持一米线距离,提前打开健康码。”上午9点,代春艳穿梭在核酸检测队伍中,不仅要疏通维护秩序,监督扫码登记,还要耐心引导不熟练扫码操作的市民,热心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尽己所能,帮助每一位可能帮到的人。 “有位老人行动不方便,我们快去帮忙!”见一位老人推着坐轮椅的老伴来到核酸检测点,代春艳立即上前将老人送至医护人员处,待采样结束,又将老人安全护送到指定位置。 半天下来,身穿防护服的代春艳额间布满了汗珠,脸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我们每天上午至少要走两万多步,由于一直在行走中,腰酸腿胀早已是常态,大家都这样,都习惯了。”代春艳笑着说,自己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看到群众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内心感到非常欣慰。 在我市,像代春艳一样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村组干部还有很多,大家化身“引导员”“解说员”“录入员”“广播员”,做好现场秩序维护、解答群众疑惑,用坚守与汗水,为广大人民群众筑牢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市民群众:凝聚起守望相助的抗疫合力 群众是疫情防控的主体,也是防疫阻击战最强大的力量。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绵竹市广大市民群众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传播正能量。 11月16日早上7点,得知当天继续开展分时分段分区域定点核酸检测后,家住东方明珠小区的刘姝涵便早早起了床,来到楼下排队做核酸。虽然等候的人有些多,但志愿者耐心引导分流,每个人都自觉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让刘姝涵感到既方便又安心。“天气寒冷,我们有序排队,尽早做完,‘大白’们也能有时间休息一会,这个时候更需要互相理解。”刘姝涵说,现在是绵竹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员,理应自觉、主动配合防疫工作,积极参与核酸检测,不给工作人员添堵添乱。 “你们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妈妈会照顾好家里,等着你们凯旋归来!”这是市民杨英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儿子儿媳说的话。自本轮疫情发生后,杨英的儿子儿媳第一时间奔赴自己的岗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让夫妻俩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杨英主动扛起了照顾两个小外孙生活、学习的担子。“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护好‘小家’,等着孩子们早点回来。” 齐心协力,同心抗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以积极的心态传播正能量,彰显担当作为,凝聚起守望相助的抗疫合力,共同传递温暖彼此的力量。 记者 罗天琪 王虹 周韵 申梨 唐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