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当好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 跑出抗疫“加速度”
作者:周韵 牟文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1-16    

11月16日凌晨5点50分,剑南街道会议室灯火通明。40余名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员经过上岗前的最后一次培训后,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为接下来的信息录入工作做足准备。

“请大家检查自己的账号是否登录上了?我们即将出发。”早上7点,天色微亮。经过简单整队和任务分配后,40余名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员登上大巴车,奔赴工作岗位。“今天的任务繁重,一起加油!”一路上,大家相互加油打气,期盼着疫情早日消散。

群众在哪里,使命就在哪里。自本轮疫情发生后,绵竹市从各部门、镇(街道)抽调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信息录入工作,实现了以任务下发、信息录入的纵向闭环,让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有效。     

早上7点40分,明阳街古窖核酸采样点上,市民佩戴口罩有序排队。“请大家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或者身份证。”核酸信息录入员张廷完成双手消毒后,开始信息录入工作。

虽说录入流程简单,可一上午下来并不容易。“早上温度低,我们带着橡胶手套,不仅手冷,操作灵敏度也下降了不少。时间久了,防护面罩全是水雾,看手机也比较费力。”尽管工作辛苦,但看到市民积极配合工作,张廷从心里感到欣慰。

张廷是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自本轮疫情发生后,他便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及时为身边群众解释最新政策,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居民科学防疫,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上午8点40分,在剑南街道西南社区核酸采样点,所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婆婆,用身份证录入信息,时间稍微久一点。”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员鲜英左手拿着手机录入信息,右手分发采样拭子,期间还不忘耐心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上岗前,由于对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系统不够熟悉,鲜英特意找到医护人员请教学习。“这是我第一次穿防护服,内心还是有点忐忑,但我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她告诉记者,由于防护服穿脱不方便,为了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早上出发前,她减少了喝水频次,这样能有效避免工作时间上厕所。

鲜英是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这是她第二次参与志愿服务。“本轮疫情发生的第二天,我就被抽调到卡口值守了。”工作期间,鲜英配合交警、社区干部等,对出城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偶尔遇到群众有不理解时,她便积极做好解释工作。   

上午11点,在市人民公园核酸采样点,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员邓贵蓉录完最后一个市民的信息后,缓慢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坐久了,腰疼,但是能够守护人民群众平安,我觉得再辛苦都值得!”说起自己的志愿经历,邓贵蓉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虽然录入员的工作内容不复杂,但如果在替换新试管的时候搞错顺序,会直接影响群众核酸检测结果,因此不能有一点马虎。

邓贵蓉是广济镇金花集镇社区干部,这是她第三天开展信息录入工作。由于手脚麻利,服务周到,态度热情,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肯定。当邓贵蓉脱下防护服时,她的脸上已经被口罩勒出了印子,耳后皮肤也被磨得红红的,但她丝毫不在意。“虽然这几天连续早起很累,但我会一直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守好疫情防控阵地。”邓贵蓉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