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作者:王虹 尹翔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1-13    

——紫岩街道创新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治理难题的写照。近年来,紫岩街道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今年,紫岩街道和紫岩街道紫岩路社区、学府社区分别荣获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和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称号。

“党建+网格”  打造便民服务型社区

在紫岩小学门口,一个装修漂亮的爱心服务亭特别显眼。亭内,热水、充电宝、座椅、雨伞、书籍等整齐摆放。在学校对面的紫岩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一楼的市民驿站和二楼的休息厅,同样摆放着座椅、书籍、饮水机等物品。这一切只为给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和过往市民提供便利。 “有时等待孩子放学,我就在爱心服务亭休息下,感觉特别暖心。”市民龙丽告诉记者。

据了解,紫岩路社区按照“强服务、促和谐”的思路,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以“服务空间、便民驿站、机制构建”三大行动为总抓手,以“党建+网格”为引领,着力探索社区治理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通过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建起无障碍通道,打造了青年之家、市民驿站、儿童之家、爱心书屋、便民休息室为一体的便民驿站,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缩小服务半径,丰富服务内容。同时,增设便民小屋,为居民提供免费饮用水,内设便民药箱、医药包、针线包、免费茶水、报刊地图、文明宣传栏等,营造有特色的社区“服务空间”。

党建引领 打造社区校区融合型社区

 “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让我们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日前,四川天一学院学生唐欣悦在参加完学府社区支部和天一学院党委联合组织开展的“青春志愿、爱在社区”活动后如是说。

近年来,学府社区硬件不断完善,但社区治理软件提升与客观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特别是辖区内人员结构复杂、居民矛盾纠纷涉及面广。针对这些情况,社区从实际出发,依托辖区天一学院和传媒学院两所高校资源,充分发挥社工专业团队力量,积极推动构建社区“党建提振、阵地提振、治理提振、防疫提振”治理新格局,构建“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的党建生态圈,探索“社区+学区+小区”的“大中小”三区服务体系。通过“党建提振”社区治理引领力、“阵地提振”社区治理服务力、“治理提振”社区团队凝聚力、“防疫提振”社区治理应变力,谱写社区治理新篇章。

“五社联动” 构建基层治理新局面

成功举办两届紫岩街道“公益创投大赛”,撬动10余个部门42余万元项目资金,15个社会组织参与了23个公益创投项目。辖区544名居民主动请缨担任楼栋长,上千名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扶老助弱等公益活动......近年来,紫岩街道在基层治理中以“五社联动”为抓手,构建基层治理新局面。

紫岩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揽作用,打破条块壁垒,着力破解社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在“五社联动”过程中注重党组织和党员的参与,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动下,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社区居民参与热情大大提升。五社联动中心以核心项目为主导,共整合23个项目,5个类别,从原来的普适化社区服务,逐步精准对焦到社区重点问题和困难群体的需求,形成“微心愿”服务模式,既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也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不断完善阵地建设,打造学府社区学府之家1处,玉马社区志愿者服务阵地2处,茂泉社区慈善助老阵地1处,街道五社联动中心1个以及其它微阵地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