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新市镇:产城相融 释放镇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作者:李露平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0-13
平坦宽阔的通村道路,红绿相间的风景苗木,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的园区厂房……走进新市镇,一幅多彩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日升月恒,江海奔流,时间的脚步从不停歇。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市镇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紧围绕绵竹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建成“绿色生态、产镇一体、新风和美、市贸繁荣”经济强镇为总体目标,坚定信心转型发展,锐意进取乘势突破,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呈现出“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的良好局面,跑出了镇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以产兴城 融合出圈 释放经济发展“向新力” 成品车间里,一袋袋包装好的钛白粉整齐码放;仓库大门外,一辆辆待装的货车排起了长龙;科研中心里,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专注地做着实验……走进位于新市工业园区的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处处感受到企业推进绿色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 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是新市工业园区极具代表的磷钛化工企业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硫—磷—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积极探索延长产业链,创建硫—磷—钛—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承接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平台。 选好赛道,才能奋力奔跑。在以龙佰钛业、川发龙蟒为代表的磷钛化工产业的加持下,新市工业园区企业已逐步向精细化、高端化和功能化方向转型发展,生产的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钛白粉等精细化工产品的产能、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优势明显。今年6月,新市工业园区被成功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化工园区,为绵竹坚持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工业绿色发展体系,壮大精细化磷化工产业提供了载体支撑,成为壮大绵竹工业经济的重要一环。 新市工业园区不断壮大的背后,是绵竹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谋划,是新市镇和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精准、“保姆式”服务结下的硕果,是绵竹优渥营商环境换来的产业结晶。 十年来,新市镇在园区“缺啥就补啥”的发展服务中,量身打造了综合服务区,成立了综合党委,搭建了“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平台,为企业的正常运行、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规划了货车停车区,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的安全问题;打造了“大货车司机之家”,让长期在外奔波的大货车司机们在这里有一个“温馨之家”;帮助龙蟒大地选址新建了停车场,解决了企业员工停车难的困境。同时,还给村民们在综合服务区提供了经营场所,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市镇筑基打牢工业经济的“基础大盘”,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产城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新市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该镇党委书记刘清一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共有企业28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34家,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随着龙佰钛业、龙蟒大地等企业相继成功上市,工业强镇实现新突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已跨过49亿元大关。 以城聚产 融合赋能 幸福生活再添“新底色” 入夜,新市镇场镇一半安静祥和,一半热气蒸腾。安静祥和的是居民们的集中居住区,热气蒸腾的是“地摊经济”。作为衡量产城融合发展的“标尺”之一,小小“集市”正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活跃新市,为园区工人和附近老百姓提供了消费便利,进一步带火以夜间地摊街为核心的“经济商圈”。 产城融合,题中之义在于产业、城市与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园区发展与地方经济有序融合,让新市镇充满生机与活力,小而美,小而强,且发展动力充盈。十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发展方式逐渐成为新市镇产业和城镇发展的主导型规划,新市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彻底激活了新市这座城镇的活力。 招呼客人、推荐菜品、安排上菜……临近中午,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醉安逸”饭店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喧嚣的人声、筷子与碗的碰撞声,热闹非凡的景象让饭店老板李红霞笑得合不拢嘴。 “醉安逸”饭店坐落于离场镇不远的成青路旁,紧邻新市工业园区,是最早一批享受到新市工业园区发展红利的商户之一。“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我们饭店的生意也日渐火爆,经营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李红霞说,在近十年的发展中,饭店已经从最初只能同时容纳200人就餐到现在已经能够同时容纳1200人就餐。 产业为城镇发展提供动力,城镇为产业反哺活力。只有产城互促,身居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宜居宜业。曾经的花园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激励机制不足,严重制约了发展。该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新路子,按照“支部搭台、村企共建、携手发展”思路,于2013年与绵竹市瑞欣建材有限公司结对共建。近十年来,绵竹市瑞欣建材有限公司为花园村提供了近40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老百姓的幸福感十足。村企共建催生的“聚合效应”,也让绵竹市瑞欣建材有限公司在新市镇和花园村的帮助下于今年正式入驻新市工业园区,开启了再次腾飞之路。 白庙村在龙蟒大地的帮助下,建起了编织袋厂,企业不仅在技术、原料方面提供支持,还将生产的所有编织袋全部纳入公司采购名录,实现了产销不愁。同时还解决了80余名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除此之外,龙蟒大地还广泛招录本地村民实现就业,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优先录用。“目前,我们村80%的村民都在龙蟒大地上班,村集体经济也依托龙蟒大地实现了发展壮大。"新市镇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全对记者说。 非凡十年共筑梦,不忘初心好扬帆。今天的新市镇,处处奔涌着创新的活力、发展的动力。“未来五年,是新市镇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直道冲刺的关键阶段,也是焕发老字号工业重镇活力、擦亮产业重镇招牌面貌的重要关头。”刘清一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市镇将紧扣绵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抢抓省级化工园区落地契机,真抓实干、踔厉奋发,以敢干的气魄挑起肩上担,用苦干的韧劲走稳脚下路,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绿色生态、产镇一体”高质量产业集聚地,“新风和美、市贸繁荣”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发展新篇章。 (部分图片系资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