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富新镇:大道通衢产业兴 十载跨越铸辉煌
作者:唐妮 徐伦汧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0-10    

追光而行,十年奋进。时间的卷轴缓缓铺展。在绵竹东部平坝地区,一座魅力大镇正以昂扬奋进、生机勃发的壮丽姿态,书写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富新镇始终紧扣“农业强镇、物流富镇、文旅旺镇、生态美镇”的发展目标,抢抓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的历史机遇,通过多方式用活政策、多渠道盘活资源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奋力构建业兴民富的良好发展新格局。

通衢大道势如虹 交通建设按下“快进键”

从绵竹城区向东出发,沿成都三绕回澜大道绵竹连接线一路疾驰,双向六车道的路面宽阔舒适,不到五分钟,便到达富新镇五福社区。成都经济区环线绵竹连接线出入口映入眼帘,驶入高速公路,绵竹到德阳的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内。而另一边,与之汇合的省道S107(成青路)上,往来车辆正有序规范通行,一改往日拥堵混乱的现象。

今年69岁的刘志远家住富新镇五福社区14组,作为社区一名退休老支书,老人见证着成都经济区环线绵竹连接线的建设和通行。“在过去,大家外出只能走成青路,路窄车多,安全隐患大。”刘志远说,自从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绵竹连接线通车后,部分大货车和私家车被有效分流,极大地减轻了成青路上的交通压力,为村民营造了更加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想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巨变,不仅让富新镇的广大群众获得了满满的安全感,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9月18日下午,富新镇吉兆村11组的绵竹市厚富种植合作社,20余名村民分散在连绵成片的农田里,或忙着耕地施肥,或收割青笋大葱,一派繁忙的秋收秋种景象。

“以前种啥都怕运不出去,现在离村子不远就有货运大道和高速公路,柏油村道更是直通家门口,农产品运输特别方便。”合作社负责人赵后富告诉记者,2014年以前,他在村里从事小本生意,随着镇、村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再加上农业资源丰富,他看中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机遇,便在村里承包了60余亩土地种植粮食和蔬菜。

经过多年的发展,绵竹市厚富种植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规模已扩大至450余亩,年产值达到600余万元,高峰期时有100余名村民务工。展望未来,赵后富说,随着遂德阿高速公路的立项、德阿公路和成兰铁路的建成通车,富新镇的对外交通网络将更加四通八达、便捷高效,他也会适时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省道S107富新段改建工程正火热推进,预计将于2023年2月底完工,届时将进一步方便村民出行;已经通车的成都三绕回澜大道绵竹连接线从五里墩村、友花村穿越而过,对促进辖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衢大道势如虹。十年交通巨变,作为绵竹东大门的富新镇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东西畅通、南北互联的交通路网铺就了蓬勃发展的“幸福坦途”。

因地制宜乘势而上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近年来,在高效畅通的交通路网助力下,富新镇乘势而上,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积极争取政策、谋划项目,通过盘活资源、村企共建、入股分红等方式,持续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形成了具有富新特色的“共营机制、示范带动”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今年1月23日,在富新镇五里墩村便民服务中心内,该村3组的村民自觉排起了长龙。在村委会、监委会的现场监督下,大家依次在信息登记簿上签字、按手印确认后,现场领到了人均580元的集体经济分红。

富新镇五里墩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成都三绕回澜大道绵竹连接线穿村而过。村两委狠抓区域地理和交通优势,通过将闲置厂房和闲置建设用地出租给企业的方式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村组集体经济实现了增收,还将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成村民手中摸得着的股份红利。

初秋时节,走进富新镇文永村12组,微风中飘着淡淡的果香,翠绿掩映的小径蜿蜒伸向果林深处,路旁繁盛的花木与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交相辉映,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漫步于果园体验采摘的乐趣,或在田园咖啡屋享受时光静谧。

从德阳市级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十年间,富新镇文永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9年开始,在富新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文永村打破地理条件制约,探索土地集中试点利用,不断推动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大力整合村组资产、资源,首创“整组流转、统归布局、反包倒租”的农业共营机制新模式。目前,该村共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4000余亩,黄桃、青菜等特色经济作物3500余亩,文永村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15年,家住文永村12组的郭光英将自家的田地流转给村集体后,又以“反包倒租”的方式从村上承包了1亩地种植黑提,每年能增收1万余元。“农闲时我还在村上的农家乐里务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郭光英笑着说道。

如今,文永村初步形成了以“农耕田园风、安逸趣文永”为主题的农村田园景观,依托便捷的交通和特色产业基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今年3月,集观赏、休闲、互动、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村集体产业泡泡屋民宿建成营业后,已接待游客上万人次。“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文永村党支部委员张静峰说,文永村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产业服务综合体、双头醋技艺酿造中心、桃园廊道等“文永里”农旅融合示范项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基础。

回望方知行渐远,登高更觉天地阔。富新镇党委书记陈波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镇将紧紧围绕中心镇定位,抢抓区位优势新机遇,通过“四镇建设〞积极打造“两地两区”,重点以建设绵远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筑牢农业产业发展根基;以打造“文永里”农旅融合综合体为典范,助力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奋力把富新打造成产业振兴的引领镇、乡风文明的样板镇、治理有效的示范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部分图片系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