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惠民新政 温暖逝者亲属心
作者:何菲     来源:     日期:2012-09-24    
  家住孝德镇茶店村的罗兴发今年7月去世了,儿子罗曾云在处理完父亲丧事后,向镇政府申请了城乡居民基本丧葬费用补助。罗曾云家庭条件较差,此次为父亲办丧事又花费不少,对于政府补助殡葬费用的举措他十分感激。“运尸费、火化费等都要补助,让我们亲属在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时,缓解了经济压力,心理上也得到了安慰,感谢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
  遗体接运、冷藏、火化、买骨灰盒……对于不少百姓来说,亲人离去带来的不仅是心灵上的痛苦,还有不小的经济压力。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殡葬管理,推动殡葬改革进一步发展,今年1月1日起,我市改变了以往只对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人群下浮殡葬费用标准的局面,将惠民利民放在首位,面向全市普通群众推行殡葬惠民政策。根据规定,户籍地在我市范围内去世后火化的所有居民均可申请基本丧葬费用补助,每人补助费用共计860元,补助项目包括遗体接送、冷藏、火化、骨灰盒等7项内容;对于五保户、无名尸等实行基本火化费用全免,同时我市公墓将建设专门的低档墓区,以供困难群体安放。种种措施的出台,意味着我市城乡居民去世后,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办好“身后事”。
  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发放惠民殡葬补助资金782320元。政府的关怀化作了殡葬改革的动力,近年来,作为特殊服务的殡仪馆也以其服务人性化、收费公开化的服务品质,改变了市民对殡葬服务“冷冰冰”的看法,充满温情的服务手段让生者对逝者的尊重体现得更为深刻。
  “90年代骨灰都得自己捧进盒,到2000年就有了专门的焚化间,如今殡仪馆不光是火化,还提供告别仪式、鲜花等项目,如果家属需要,还能在特殊走廊观看火化过程。”谈起我市殡仪馆服务质量的变化,市民何女士直言相较于以前,如今的殡仪服务是收费公开、选择自由、人性服务。据悉,为深化殡葬事业改革,提高殡葬管理水平,近年来市殡仪馆共增加服务项目上百种,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丧亲家属的消费需求,实现殡仪服务人性化、亲情化、多元化,同时进一步转变行风和工作作风,做到选择自主、费用透明,打造公开、透明、放心的殡仪消费环境,切实维护了丧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殡仪服务贴近大众,服务大众。
  “殡葬惠民政策的落实,的确是一项名副其实、人人受益、深得民心的工程。它切实减轻了群众的负担,改变了群众对殡葬工作的误解。”谈及殡葬惠民政策,市民政局局长唐礼波颇有感触,“随着惠民殡葬政策补助对象的不断扩大、补助项目的不断增多、殡葬单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将有利于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引导群众改变旧的丧葬礼俗,让文明殡葬的新风吹进每个绵竹市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