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九龙镇:“村企共建”为乡村振兴赋能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9-12
近年来,九龙镇以党支部联建为切口,把“村企联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结对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党建共联 彰显“红色效应” 9月6日,棚花村与丰淳酒业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双方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讲思路、谈想法、亮家底、摆问题,在广泛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维越来越开阔,路径越来越明晰。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村企共建中的‘火车头’作用,与企业党组织开展阵地共建共享、党员互管共育,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企业和地方互促共融。”棚花村党支部书记蒋刚说,通过开展结对共建,企业将帮助村上进一步谋划产业项目,盘活现有资源,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实现增收富民。 为架起“村企共建”连心桥,去年,棚花村党支部与丰淳酒业共同打造了“家门口”的党史党性教育实训基地,解决党支部活动场所不足问题。借此契机,该村以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形式辐射带动民宿农家乐业主、规模工农业经营者等结对学习,激活村企发展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组织生活,联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村容村貌提升、疫情防控排查等活动,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产业共育 催生“聚合效应” 曾经的马跪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全村发展。面对底子薄的困境,该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新路子,摸清家底子,努力盘活村内闲置资产,以党建引领、企业带动,推动村企共建,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在位于马跪村的绵竹三溪香茗茶仙谷,工人们或是清除杂草,或是进行病虫害防治,处处一片繁忙景象。“我们年龄大了,只能在家做农活。闲暇时间来这里务工,每月能增收10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说起“村企共建”带来的变化,村民陈婆婆心里乐开了花。 为促进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马跪村党支部与绵竹三溪香茗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共建,并积极为“赵坡茶仙谷”项目做好要素服务保障工作。项目建成后,双方按照“田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场馆变体验馆、基地变科普园”的融合发展思路,打造集种植(采摘)、制作、茶产品展示、茶文化交流、野生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基地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解决了当地村民家门口的就业难题,实现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如今,在“茶仙谷”的示范带动下,当地村民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高涨。 治理共抓 激发“联动效应” 9月3日,时值周末,前往山边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清泉村党员干部与跑马岭旅游公司工作人员携手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消防安全检查,规范车辆有序停放。 要实现企业与村民的同步发展、互利共赢,党建引领必不可少。清泉村党支部联合跑马岭旅游公司,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通过整合村干部、企业党员、网格员力量,在重要时间节点和节假日开展防汛救灾、疫情防控、景区安全等方面的联合巡逻,为乡村长治久安和企业安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位于双土村的宝丰化工曾因煤气排放,导致周边村民颇有怨言。为打破基层治理“桎梏”,双土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村企共治”治理模式,采取村企共商、村企共建等治理举措,引导企业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8月,该公司邀请双土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到企业参观,认真了解、协助监督煤改气工作,有效化解企业发展与周边村民生产生活的矛盾问题。 “共建不仅对村上发展有利,也能帮助企业解决很多现实困难。”宝丰化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企业发展与乡村治理同频共振。 从“帮村”到“兴村”,九龙镇在村企“联姻”下,双方优势和资源实现了深度融合,不仅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了村民幸福感,构建了村企互助的良性循环,更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