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汇聚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作者:李露平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8-01    

——新市镇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纪实

在这场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战“疫”中,新市镇坚持党建引领、明确职责、清晰构架、科学设置、扎实推动的原则,明确风险区管控组、核酸检测及人员排查组、环境消杀组、物资保障组、综合协调组等9个专项工作组的人员和职责。设立了22个防疫卡口对新市场镇、长宁村等中高风险区进行全员管控,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在23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安排750余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配合医务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用坚守和汗水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筑牢防线 让疫情防控有力度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新市镇全体干部、志愿者们不惧烈日,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开展宣传引导、信息登记、卡点值守、楼院值班、秩序维护、环境消杀等工作,尽心尽力当好“守门人”,把好“回家门”,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各位乡亲,请明天早上5点到指定区域参加第四轮核酸采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 7月30日晚上9点,两河口村的广播准时响起。7月31日一大早,从等候区、登记区到采样区,前来采样的村民们做好个人防护,在两河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进行信息登记、核酸采样,全村1748名人员的核酸采样不到3个小时便完成了。 

静态管控区要求“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为做到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新胜社区、长宁村的全体干部、网格员以及志愿者们带领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对长宁村1、2组,新市场镇的村民们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无接触式核酸采样”。一轮检测下来,大家的腿像灌了铅一样,声音也变得沙哑,但齐心助力抗击疫情的热情却很高。“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我们累一点没关系。”新胜社区党支部书记肖兴旺说道。

环境消杀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在长宁村,自制的简易消杀车正在对核酸采集点和村内主干道、公共区域喷洒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新市场镇,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一辆新能源喷洒车缓缓从胜利大街行驶而过,从雾炮机里喷洒而出的消毒水雾从空中落下覆盖了整个路面。与此同时,其它村(社区)也借助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无死角全方位的消杀,守护着村庄和群众的安全。“环境消杀作为斩断疫情传播的‘后路’,我们不敢有丝毫放松。”环境消杀组组长杜高权告诉记者,他们聚焦疫点疫区,兼顾外部环境,健全体制机制,压实各领域、各环节消杀责任,实现了“应消尽消”。

守望相助 让疫情防控有温度

 “今天市上紧急配送的蔬菜包有娃娃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火腿肠,一会儿由网格员和志愿者们挨家挨户送到门口。”“天气这么热,你们辛苦了!”网格员廖均光将蔬菜发放信息发布在微信群里,得到居民们的回应和感谢。作为新胜社区的疫情防控专属网格员,廖均光负责30户群众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摸排居民情况、组织核酸检测、配送物资上门……群众有什么需要,他都会想尽办法尽量去满足。尽管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他依旧坚守岗位,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市镇在细节处见真章,坚决落实百姓生活保障“充足供、暖服务”举措,建立了镇、村(社区)、网格员的三级责任制,发动党员、志愿者、群众全力保障静态管控区的生活物资供应,做好人文关怀,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保障基本居家生活和就医求药需求。 

你守护我,我温暖你。在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双向奔赴”的暖心画面绘就了“疫”线的最美风景。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休假回绵的大学生、企业职工等在组织部、共青团、工商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的综合协调下,迅速集结支援新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新市镇醉安逸饭店主动配合全镇防疫工作,将一份份“爱心餐”送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手中,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四川旺福王食品公司向新市镇捐赠了自热食品,让核酸检测点、防疫卡点上的医护人员、村组干部以及志愿者们能够及时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绵竹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安排6名工作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为静态管控区群众办理上门缴费业务,处理抢险、抢修等工作,全力保障用户安全、平稳用气......

温暖的细节最能抚慰人心,平凡的点滴更让人动容。“共克时艰不只是口号,而变成了大家同心抗疫、逆行而上、守望相助的实际行动,凝聚起攻坚克难、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新市镇党委书记刘清一说,在这个特殊时期,股股流淌的爱心汇聚起了坚不可摧、一往无前的抗疫声势,不仅及时送来了能量补给,也为齐心抗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图由新市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