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同心协力 向“疫”而行
作者:罗天琪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7-21    

——绵竹市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记

 

盛夏七月,热浪滚滚。面对新一轮疫情来袭,绵竹市广大医务人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担当使命、勇毅前行,活跃在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防疫宣传等多条战线,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汇聚力量。

周密部署 全力阻击新一轮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绵竹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统筹各方资源,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紫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接种

“本次成都等地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更快,我市‘外防输入’的压力增大。”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鲜洪介绍,针对本轮疫情特点,绵竹市认真落实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充分运用经过实战检验、行之有效的防控机制和做法,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在景区、酒店、超市等公共场所,绵竹市严格执行三码联查、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要求。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重点人员管理,落实闭环管理要求,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做好人员摸排、信息收集、核酸检测等工作,确保一线人员零感染。全市按照准备在前、科学预判的原则,督促、组织和监督医疗机构合理充足储备防疫物资,确保物资药品储备量能满足三级医院和市级储备点45天、乡镇卫生院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什地镇工作人员检查旅馆防疫台账

同时,绵竹市及时高效做好协查工作,对省卫生应急平台推送来的密接者及次密者协查信息,通过现场调查和电话流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追踪、排查和管控。自7月15日以来,绵竹市共收到5地新冠密接及次密协查,组织专业人员紧急出动,进行流调,共排查出密切接触者3人,次密切接触者20人,全部落实管控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默默坚守 不惧高温开展核酸检测

全市医护工作者不惧高温,奋战在核酸采样一线,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动作,守护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7月20日,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点排起了长队,当天绵竹最高气温达到30度。医院门诊部护士张怡提前穿戴好隔离服、做好防护措施后,开始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半,张怡一直重复着机械动作,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她在工作时不敢大口喝水。“上厕所后整套隔离服就报废了,对防疫物资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尽量少上厕所。”张怡说。

在绵竹市仁爱医院,从上午8点开始,该院发热门诊护士张丽霞就开始忙着为市民采集核酸。张丽霞今年21岁,参加工作才一年多时间,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核酸检测需要做好防护,由于一直戴着手套,一天下来她的手指被汗液泡胀脱皮。“这段时间核酸检测的人比较多,我一天大概要检测800至900人,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克服和适应。”张丽霞说。

像张怡、张丽霞一样默默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连日来,他们冒着高温酷暑进行核酸采样,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据数据显示,从7月15日至20日,绵竹市累计核酸采样75755人次,检测68632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大数据+网格化” 织密疫情智控网

紫岩街道回澜社区开展防疫宣传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绵竹市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的工作方式,严密做好涉疫风险人群数据核查处理工作,实现疫情防控的精密智控,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你好,我是回澜社区的工作人员,你是从眉山市重点区域回来的,现在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7月18日一大早,紫岩街道回澜社区副书记陈静收到大数据排查通知,称辖区内有几名居民出入过眉山市洪雅县七里坪镇。陈静立即与几位居民取得联系。经过核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社区对几位居民采取了七天居家隔离的疫情防控措施。

“为做好‘外防输入’,我们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的方式核查,大数据信息精准推送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排查效率,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等管控措施,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陈静告诉记者。

“最近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进入公共场所要佩戴好口罩。”连日来,在汉旺镇宜苑社区,兼职网格员高安科与社区工作人员穿梭在小区的楼栋之间,根据平台推送的大数据,全面摸排社区人员在外情况,反复叮嘱居民要做好个人防护。记者注意到,虽然高安科左臂整体截肢,但他仍然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能为社区做点事,我义不容辞。”高安科说。

据汉旺镇社事办主任田野介绍,汉旺镇通过大数据推送的信息,将信息传到各村(社区),利用网格员、志愿者等对重点地区来(返)绵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管控。同时,该镇积极与辖区企业联系,加强对德阳以外货车司机的核酸检测工作,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