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婴科普】新生儿系列之新生儿日常护理要点
作者:绵竹市人民医院产科 王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7-19
新晋宝妈:我婆婆说,宝宝要40天以后才能洗澡~~;我老妈说,要给宝宝喝艾蒿水清肠胃~~;我公公说宝宝要包裹好,不然腿不直~~~,我老公说,出来就要给宝宝揉脑壳,不然头型不好看~~~。那么,这样对待宝宝,真的好吗?怎样做,才是对的呢? ——新生儿护理要点
1. 环境要求:新生儿抵抗力差,房间需保持整洁,空气流通,千万不要关门闭户的,只要不让宝宝处于风口子处,拒绝有发热、传染病等的亲属陪护和探视,预防呼吸道、皮肤等感染,接触宝宝前后要洗手。 2. 沐浴及衣着:在医院期间护士都会根据新生儿情况,对每位宝宝提供相应沐浴或擦浴。请家长准备好干净衣物、包被及尿布,回家后,根据情况可以每天一次全身洗澡,解大便后应该洗净屁屁,洗澡时室温保持在26—28度,水温在38°—40°左右,用柔软干净浴巾轻轻擦干。宝宝的衣服应选透气、纯棉、柔软、宽松织品。穿多少与成人相近,请不要把宝宝打上“蜡烛包”。以防宝宝被热出红斑或痱子。
3. 喂养: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亲要有母乳喂养信心!提倡母乳喂养并按需哺乳,出生后即可以吃母乳,千万不能给宝宝胡乱喂啥中药水等,宝宝不需要所谓的清肠胃,如睡觉时间超过3小时请将宝宝唤醒喂养(可用热水清洗宝宝臀部或弹宝宝足部等),母乳喂养每天次数至少8次,一般在10次左右。每次吸吮乳房20-30分钟左右,坚持夜间哺乳。
4. 观察要点: (1)体温:宝宝每日应该监测体温,一定要在喂奶半小时后,安静单独睡在小床上在进行。宝宝的体温维持在36-37℃为宜。但由于宝宝四肢血循环较差,四肢的温度会比躯干略低一些。但如体温高于37.5或低于36℃,就应及时看诊 (2)呼吸:宝宝安静时呼吸在40-60次/分。刚出生的宝宝易打喷嚏,属正常现象。但如呼吸过快、面色、口唇及唇周青紫、鼻翼煽动或其它异常表现时,应及时看诊。 (3)吐奶、溢奶:宝宝喂奶后不久会从嘴角流出少许奶汁,一般为1-2口称为溢奶,属正常现象。需喂奶后竖立宝宝并轻轻拍背。如频繁呕吐、呕吐量大、呕吐出咖啡色液体、呕吐呈喷射状、宝宝喂养差、精神差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看诊。 (4)四肢颤抖:由于宝宝大脑功能尚不完善,常出现无目的,不自主的轻微四肢抖动,特别这种属正常现象。太频繁的请及时看诊,寻找原因。 (5)睡眠:正常宝宝每日睡眠时间在20-22小时。除去吃奶和哭闹的时间,其余时间基本上在睡觉,家长不要过多打扰他。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睡眠时间会逐步缩短。
(6)大小便:宝宝大便通常在出生24小时内排大小便。胎便为墨绿色粘稠状,2-3天后为黄色稀糊大便。如24小时内无胎便、48小时内无小便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尿布:在喂奶前应检查并更换尿布,一般2-4小时可更换尿布一次。 (7)脐部护理:在沐浴或水疗后护士会对宝宝的脐部进行观察并消毒。出院时护士会教会家长护理脐部。 记得:宝宝一般不需要剪指甲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