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医保暖人心
作者:王虹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9-03    


  这是惠及万千百姓的民心工程,这是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这一目标,统筹谋划和实施城乡医疗保障工作,着力构建医保服务体系,医保惠民的和煦春风扑面而来。
  “有了医保这个‘护身符’,我再也不会小病扛、大病拖了。”8月20日,居民李永兰领到报销的2万多元医药费时感激地说,“是医保政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记者走进市医保局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亲切的笑容,关切的话语,让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消除医保“真空地带” 人人享有医保阳光
  “说实话,我这条命真的是捡回来的。”7月初,三星社区居民杨大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4月,自己突然感到乳房肿胀,持续疼痛并有包块,经华西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每次看病吃药都要花上千元。为了医病,家人把值钱的物品都变卖了。“连累了亲人,对自己的病也不抱多大希望,我甚至想到了一死了之。”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杨大姐潸然泪下。
  当年9月,在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下,筹集了医疗费用,到成都的一家大医院顺利进行了乳房切除手术,医药费用了好几万元,市医保局为其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而今逐渐康复的她说:“没有医保,自己命早就没有了。”
  “高度重视民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充分发挥医保惠民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市委、市政府的话语铿锵有力。
  下岗职工李林中读大学的儿子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后3次住院,因病返贫的他和妻子靠打工维持生计,懂事的儿子为了不让父母受累,选择了放弃治疗。医保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将医保惠民政策送到他家中,李林中的儿子再次住进医院接受治疗,报销了60%的医疗费用。“医保政策好哇,减轻了我家沉重的负担。”李林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好钢用在刀刃上 医保温暖大病患者
  医保工作如何体现为民解难?“把医保的惠民政策用在刀刃上。”市医保局负责人一语中的。
  近年来,我市医保部门本着基金略有结余原则,大幅度提高医疗待遇水平,职工、居民基本医疗的报销封顶线均有所提高;提高重病补充医疗的报销封顶线,年末对超过一定额度的患者再实行二次报销。
  吃过晚饭,坐在小区休闲凳上的张先富惬意地哼起了小调,因为儿子的病终于治好了。张先富15岁的儿子张果(化名)因患顽固性癫痫已经3年多了,他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家里的积蓄很快就所剩无几。高达5万元的医疗费用使这个普通居民家庭无力承受,孩子的病只能拖着。去年,张果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张先富便带着儿子到医院动了手术。孩子出院后,当地医保部门为张先富家报销了3万余元医疗费。张先富说,如果没有医保,儿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住院手术。
  激活资源抓优化 力促医疗环境大改观
  在医保理念上,积极倡导患者在基层就医,在医保政策上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先后提高了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降低了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起付标准,同时还在基本药物基础上放宽了一定的药品使用、积极协调上级医院进行业务指导等,促进了乡镇、街道、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
  支持民营医疗发展,在医保定点上充分注重吸收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引入民间医疗服务竞争,促进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矛盾,为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大幅度提高医保待遇奠定了基础。
  “始终坚持把管好群众的‘保命钱’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抓好风险控制,严格规范操作。”医保部门一语诠释管好医保基金的重要性。
  一个“严”字贯穿于医保工作的主线。采取稽核与具体业务经办管理分离;基金征缴与基金管理分离;账户管理与账户支出结算审核分离;医疗监督管理与待遇结算审核管理分离;票据管理与票据使用分离;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争议复查分离等,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人生风雨路,医保撑伞行。绵竹践行医保惠民诺言,把爱心传递到了每一个参保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