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绵竹: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适老化”改造 让老年人办事轻松无障碍
作者:罗天琪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6-09    

随着智能技术被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不断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但许多老年群体面对信息化办事流程却犯了难。绵竹市政务服务中心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代办、上门办等服务,让老年人办事轻松无障碍。

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

“请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行动不便或不会使用智能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请走老年人登记通道,谢谢配合。”6月7日,记者在绵竹市政务服务中心看到,为方便老年群体,大门口设立了人工和扫码两个通道,为老年群众进行身份证登记、测温后,就可以进入办事大厅。大厅内,爱心轮椅、老花镜、放大镜、医疗用品、无障碍通道等,形式多样的适老化设备设施一应俱全。

记者注意到,在每个办事大厅显眼处,提供了简单易懂的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图,公布咨询及监督电话,并提供资料填写模板,老年人可以根据模板进行资料填写。大厅内有多名导服员和党员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提供专人咨询引导、预约服务、全程陪办、帮办代办、政策解答、协助填表、复印打印等便利化服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楼梯、卫生间等区域,都张贴有醒目提醒标志标识,志愿者、物业人员实时巡厅,避免老年人发生跌倒等意外。

“现在办事很方便,不懂的问题都可以询问工作人员,刚刚我不会填表,他们还主动帮我填写。”办事群众周先贵告诉记者。

据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峙健介绍,市政务服务中心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延时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等制度,为更多便民服务事项开辟告知承诺服务。同时运用“好差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收集并及时解决老年人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做实做细、推进完善老年人政务服务便利化的各项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

上门服务让群众办事无障碍

近年来,绵竹全面优化政务服务适老措施,从便民处入手、于细微处用心,让行动不便、老年人办事“少等待、无障碍”,全力为群众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舒心的适老服务。

家住清平镇的王布全老人,今年66岁,因为高位截瘫出行困难。前不久,他的不动产权证不慎遗失后心急如焚,于是委托自己的哥哥帮忙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大厅寻求解决办法。

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了解王布全的情况后,主动提出上门服务。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李碧和米芳驱车1个小时来到了王布全的家中,为他填写了相关申请表,复印了身份证,并为他打印了不动产登记结果等手续。“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你们帮忙。”王布全对他们的上门服务十分感激。

据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米芳介绍,他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对前来办事有困难的群众、老年群体,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受到群众好评。据统计,从2021年至今,已提供20余次上门服务。

近年来,绵竹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2021年底已基本完成便民服务网点优化布局,共设置12个便民服务中心、9个便民服务站、153个便民服务站(室)。绵竹发布“一件事一次办”,就近办、代办、帮办事项清单,建立镇村两级专兼职代办员队伍,实现村民小组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优质代办服务。同时,将30余项“水电气视讯”事项入驻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室),真正让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实现“就近办、马上办、办事不出村”。

“这类服务的实施,特别是针对农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的群众,镇、村工作人员可以为他们提供代办、帮办服务,让村民能够享受更便捷化的服务。”刘峙健告诉记者,在政务服务的全过程中,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全、贴心、直接的便利化服务,给予老年人更多呵护和关爱,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