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个停车位缓解我市“停车难”
作者:谭明剑 刘超     来源:     日期:2012-08-25    
  本刊消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两年来我市私家车拥有量大幅增加,停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以来,我市整合公共资源,因地制宜,共投资8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公共停车场20余处,停车点120余个,施划临时停车位3500余个,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如今,道路更通畅了,停车更方便了……市区的居民和私家车主纷纷发出赞叹,城区交通状况也“旧貌换新颜”。
  处于城西春溢路的西门车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既是市民的出行集结地,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人流车流密集,24小时川流不息。但由于该条路段没有停车场,道路两边的临时停车位相对较少,交通问题变得尤为明显。
  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西门车站已经被一个崭新的停车场所替代,10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44个停车位,不仅让过往办事的车主停车方便,而且使西门车站的交通压力减缓很多。“以前在这办事经常找不到停车位,现在不必为停车问题犯难了。”市民王女士说。
  今年,市住建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市区交通结点区统一规划修建3个停车场,以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题,这三处停车场分别为通汇路停车场、紫来桥停车场和春溢路原西门车站停车场。
  “西门车站改建为停车场,并不影响出行市民在此搭乘公交车辆,我们在停车场专门规划了20个公交车位,以方便公交车辆停放。”市住建局市政站罗站长告诉记者。
  8月22日下午5点半,位于天河小区的怡园路逐渐热闹起来。该路段是餐饮、娱乐较集中的路段,过去,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车位之争越演越烈,车辆刮擦、占位等吵架扯皮的现象时常发生。车辆“无头苍蝇”式的停车及无序停车占据人行道、破坏沿路设施等,不仅居民只能在夹缝中穿行,还影响其他车辆的出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如今,该路段车辆难以通行的情形如今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两侧明显新画的停车位,所有车辆都规规矩矩地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停在停车位内。记者在现场发现,怡园路的停车位并不像城区其它道路将车位线设置在道路上,而是设置在人行道上。原来,为破解社区“停车难”问题,该街道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深挖停车资源,利用较宽的人行道设置停车位,不仅腾出了近百个停车位,也为行人道、盲道设置出了足够的空间。
  “再往前面停一点,你压线了,后面的车不好停。”8月22日下午,准备在回澜大道办事的市民徐先生在交通劝导员的指导下,顺畅地将车子停在了路旁的停车位上。他说,“现在停车比以往方便那么多,不仅是停车位增加了,这些交通劝导员也功不可没。”
  回澜大道上,正在指挥车辆停靠的李显凤就是众多交通劝导员其中一名。她的工作是指挥车辆停放和维持该路段的交通秩序,并负责停车收费。“15分钟之内免费,超过15分钟收3元钱。”每天李显凤都要坚守在这一段路上,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
  “哪里堵了,我们就会立刻去疏通,所以堵车现象大大减少了。”李显凤说,即使是在人多车多的傍晚和周末,也不会再出现车辆乱停和交通混乱的现象,就算停车位真的满了,劝导员也会指挥车辆到别处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