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紫岩街道:党建引领社会组织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作者:张娟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5-11
近年来,紫岩街道依托“三社联动”试点创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搭平台、促创新、优服务,引导社会组织结合行业优势和自身特点,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专业化、志愿化服务,让社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帮手”。 发动“红色引擎” 让社会组织“动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政社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紫岩街道及试点社区与专业社工机构深度合作为基础,将孵化与培育社区组织、调动辖区党员居民积极性以及完善社区治理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挥社区平台性作用,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着力打造社区治理新品牌。 社区党组织牵头推动协同作战。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党建联席会和群团联合会等社区共治平台,将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负责人吸纳其中,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协商与多元利益表达,实现事务共商、协同治理。 创新运行机制优化联动服务。建立“五社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五社联动”“硬件”阵地建设,打造街道“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孵化”、“干部能力提升”三个平台。联动专业机构开展街道和紫岩路、玉马、蔚泉、茂泉、学府5个社区治理先期试点,针对各试点单位不同定位需求开展公益创投。 引入“源头活水” “微公益”撬动大治理 公益创投激活自我造血。联合举办“公益创投大赛”,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邀请市委组织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由成德眉资治理联盟推荐的理论、财务等评估专家团队对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评审。今年以来,已举行了两届公益创投大赛,共签约25个公益创投项目,涵盖养老、儿童、助残、文化营造等多个志愿服务领域,直指治理薄弱环节、行政管理盲区、产业发展短板,目前“希望田野”有机认证、“悦享时光”读书交流等5个创投项目已启动实施。各个社会组织以宣传社会公益、满足社会需求、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突出试点社区品牌特色,提升社区自我造血能力,探索社区治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专业指导精准对接需求。街道依托绵竹社会组织服务平台,联动绵竹社会组织,以需求为导向,通过以点带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新格局。邀请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团队对街道参与公益创投大赛的6个社会组织进行一对一督导,挖掘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创新点和亮点。街道以东汽竹苑小区为试点,不断在服务上创新,打造“爱心接力棒”“小区万金油”等“微服务”特色招牌,以专业社工指导和项目实施为载体,筹集资金,培育小区“爱心带头人”,通过居民“点单”、靶向治理,解决小区停车安全、车位改造等问题。团队对社会组织人员在执行项目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并对社会组织成员的心理建设,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优化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开展首届“公益创投”大赛项目管理培训,为签约启动的公益创投项目发放《绵竹市紫岩街道首届“公益创投”、“微创投”大赛管理手册》,确保整个公益创投项目规范有序。成立绵竹市紫岩街道首届公益创投大赛项目督导团,给予项目活动推进、项目资料整理等指导,保障街道公益创投项目高质高效。 整合治理功能 变“多条线”为“一股绳” 紫岩街道充分发挥党建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分类引导、条块协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带领党员和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居民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理念认同、思想认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为村(社区)居民提供老年人送餐及日间照料、残障人群服务、儿童托管、青少年教育、家电水管维修、养生知识科普等生活服务,解决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引导各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环境保护、义诊等公益慈善活动;引导各类文艺团体发挥自身特长,开展送文化进村(社区),举办书画展、文艺晚会、读书会等活动,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引导各专业类的社会组织进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协商、矛盾纠纷调解等专业调处,与村(社区)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形成互补。通过条块整合,将各行各业、不同功能、不同职责的社会组织拧成“一股绳”,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最大效能。 (图片由紫岩街道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