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搞建设】促就业 保民生
作者:王虹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5-10    

——绵竹市开展就业保障工作纪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支撑。近年来,绵竹市人社部门准确把握就业新形势新要求,打好就业“组合拳”,稳住民生“压舱石”,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和重点群体提供强有力的就业支持,为推动绵竹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夯实就业根基 增进民生福祉

日前,绵竹市人社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场举办2022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前来咨询的求职者络绎不绝,现场一片火热景象。当天,来自富新镇的返乡农民工王定强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高兴地说,“工资待遇还不错,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上班能够照顾到家里的老人,两全其美。”

为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近年来,绵竹市不断擦亮特色招聘品牌,将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确定为“绵竹招聘日”,充分结合重点群体和企业需求确定招聘主题和形式,创新将直播间搬进招聘会现场,以“空中双选”“进企体验”等特色招聘方式,助力稳就业保民生。

联合招聘拓渠道。主动融入成德双城联动,与彭州市人社局签署人力资源合作协议,搭建联合招聘平台,全力推动两地企业复工复产和务工人员返岗。

线上招聘开新局。开展集岗位发布、求职登记、招聘面试于一体的“直播通办”,大力推进“云”招聘,积极推广线上送岗、线上面试、线上签约,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空中双选”平台,通过行业化特色化招聘拓展择业渠道。

巡回招聘保民生。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局,从引进、培育、服务乡村人才着手,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灵活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招聘服务。

体验式招聘优服务。创新推出“体验式”招聘,突破传统招聘对场地、空间的局限,组织求职者零距离感受企业环境,提高积极性。

2021年以来,绵竹市共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23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6.6万余个,达成意向性协议6000余人。通过“绵竹人社”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网站发布“岗位速递”43期、提供岗位1.2万余个,达成意向性协议200余人。

开发公益岗位 兜牢民生底线

初夏时节,天刚蒙蒙亮,剑南街道的韩英便骑上自己的垃圾收集车出了门。来到自己所负责清扫的区域后,她熟练地开始清扫、收集、转运……韩英一家以前是精准扶贫户,因为丈夫是残疾人,家庭生活的重担便落到她的身上。为了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根据韩英的实际情况,市人社局、街道办和村两委为她就近申报了公益性岗位,得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韩英说: “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家里,我很满意了!”

为拓宽就业帮扶渠道,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的积极作用,近年来,绵竹市人社局持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及安置就业力度,打通就业帮扶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实现就业增收梦。通过宣传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等广泛进行公益性岗位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根据部分家庭困难群众就业难的实际需求,采取按需设岗、按需开发的方式,立足全市实际,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让那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但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的就业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在服务方面,结合各公益性岗位工作实际,组织工作人员对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宣传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增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服务意识,着力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水平。建立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仔细筛查人员的上岗条件,动态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变动、社保缴纳及工资发放情况,确保公益性岗位政策落地见效。2021年,绵竹市共安置公益性岗位314人,乡村公益性岗位544人,乡村特殊公益性岗位15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