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扫码”“亮码”已成为绵竹市民习惯
作者:王虹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4-26
出入公共区域、重点场所扫码亮码,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在实现高效精准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者走访发现,如今,“扫码”“亮码”已成为绵竹市民每日出行的常态化行为习惯。 4月23日下午,正逢周六假日,市图书馆迎来了不少读者。在大门入口处,馆方设置了贴有“行程码” “场所码”的展板供入馆的市民扫描,大家佩戴口罩有序排队,再进行扫码、亮码,然后到自动测温机测量体温,在听到“体温正常”播报声后才进入馆内借阅书籍。入口处还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并逐一查看读者手机里的“行程码”和 “场所码” 。读者彭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只要去重点场所办事都要扫 “场所码”亮“行程码”,已经习惯了,这样自己和他人都多了一层健康保障。 随着天气晴好,前往公园游玩休闲的市民明显增多。4月24日上午,记者在月亮泉公园看到,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公园安排了专人在出入口处进行查验。戴口罩、扫码,市民们主动掏出手机扫码,入园秩序井然。“不需要我们过多提醒,大家都很自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都会提前打开手机,准备好“扫一扫”功能。 此外,记者在市内几家大型超市、酒店等场所看到,入口处都设置了场所码立牌,工作人员引导顾客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经扫码验码后,顾客才能进入。“我觉得扫码亮码是所有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这样大家都很安全、也很放心。”市民王丽说,尽管目前出行较之前多了几道程序,但心里感觉很踏实、很放心,出门戴口罩、扫“场所码”已经成为了习惯。 记者了解到,“亮码”“扫码”的作用各有侧重。亮码首先亮的是“健康码”,作用是显示持码者是否属于风险人群,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对不同的风险人群进行分类,以便相关工作人员一目了然,对不同风险人群进行归类、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亮“行程码”主要是用于便捷地证明自己的行程,提高企业、社区、交通部门等机构的行程查验工作效率。而“扫码”扫的则是场所码。场所码是人员进入到各重点场所使用的专有二维码,是平台为重点场所生成的一个独立标识码。假如该场所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相关部门根据后台记录就可以直接排查出同一时间段、同一场所内的其他人员,有利于第一时间找到密接者、次密接者和其他重点人群,落实各种管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