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绵竹: 严防严控把好关 织密织牢“防疫网”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4-04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面对骤然严峻的疫情形势,绵竹市迅速进入 “战时”状态,从常态化防控转为应急处置,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交管部门在高速路口设置交通卡口,做好社会面疫情防输入、防扩散管控。各镇(街道)党员干部、志愿者主动下沉一线,守卫在战“疫”前沿,成为抗击疫情最坚强的主力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严守高速卡口 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4月2日中午1点,记者在孝德高速卡口看到,现场设置了隔离栏杆,由交通局工作人员、交警联合组成的执法队伍,正在对进入绵竹的每一辆车进行检查,同时对司乘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记录进行查验。 “自4月1日起,我们就加大了执勤警力。在检查中,一旦发现‘黄码’‘红码’人员,将立即向上报备,及时闭环管理。”交警刘承洋告诉记者,所有省内来(返)绵人员,在“双码”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行。如果是省外来(返)绵人员,除了要在现场进行核酸检测外,还需登记个人信息,核查完毕后方可驶入市区。 “前方有防疫检查,请打开健康码行程码。”来到新市高速路口,只见现场设置了值班区、登记区、核酸检测采集区等,联合执法队伍或是指挥车辆安全停靠接受检查,或是忙着登记人员信息。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该卡口日均核酸采样超过400人次,很多跑长途的货车会在凌晨过后抵达高速口,大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守好“入城关”。 交通卡口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绵竹市已在孝德、新市、什地、富新4个高速出入口布置查控点,严格落实外来人员查验、“两码”查码、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和旅居史询问等措施,全力把好交通检疫关口,守好疫情防控“前哨”。 主动靠前服务 将疫情防控落实到最小“单元” 平时服务常在线,“战时”应急顶得上。连日来,我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战“疫”最前沿,有序组织开展信息采集、秩序维护、宣传动员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磅礴的“红色力量”。 4月2日上午8点,仁泽小区楼栋长汤富俊、郑茂会带上宣传手册和笔记本,开始了一天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如果有外省回来的人员,你们一定要及时报备,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在小区住户彭阿姨的家中,两人将排查情况记录登记在册,细心叮嘱她要注意自身防护安全。 “作为社区一份子,我们也想出份力。” 汤富俊、郑茂会是剑南街道大南路社区居民,得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人手紧,两人坐不住了,便主动找到社区干部,请求加入疫情防控“楼栋长”队伍,积极开展防疫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摸排等工作。近段时间,在两人的大力宣传下,小区居民的防控意识有所提升。 走进汉旺镇武都社区,“勤洗手,戴口罩,要警惕,莫恐慌”的喇叭声响遍村庄各个角落。社区干部用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测点,对进出车辆进行检查登记,把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第一关”。 “在摸排信息、入户检测的同时,下沉党员干部还积极克服困难,做好群众的生活服务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帮助他们解决防疫期间的‘急难愁盼’问题。”汉旺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因为有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干部的感召力,才产生如此强大的向心力和无穷的战斗力,全镇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小行动”凝聚抗疫“大力量”。 “你好,请问近期是否去过外省?目前居住在哪里?”4月3日,九龙镇遵道社区干部马琼香一行正对返乡人员进行新一轮的摸排。“我们社区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多,信息搜集难度大,摸排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尽管前两天才开展了入户走访,但他们仍不敢有丝毫松懈。 为做好疫情群防群控工作,九龙镇党员干部还积极动员左邻右舍、退伍军人等,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激活了家门口的防“疫”微管家。同时,志愿者主动询问居家隔离人员生活需求和代办事宜,并提供代购蔬菜、生活用品、处理生活垃圾等“点单式”贴心服务,有效稳定了居民情绪。 当前,绵竹全市上下正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科学之策、硬核之措、暖心之举,让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底气和信心越来越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