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3-04
3月2日,当第一缕晨曦洒进富新镇新民路社区农贸市场,市场早已是人声鼎沸。市场口,小喇叭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戴着红袖标的防疫志愿者耐心地帮助“赶场”的群众扫描二维码。市场内,水产、肉类、蔬菜摊点分类规划,各个摊点前,戴着口罩的摊贩们忙得不亦乐乎。说起资源整合、提档升级后的综合市场,新民路社区居民李华群感叹道,环境更干净、管理更规范,大家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了。 时间回溯。新民路社区曾有两个农贸市场,原新源路中段的农贸市场,地方宽阔却鲜少摊贩入驻;原富新综合菜市场,场地较小,却因地理位置优势而吸引了无数摊贩。每到赶集日,各地摊贩早早地齐聚集在这里,仅有的25个固定摊位不能满足需求,百余家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以街为市。喧嚣的“烟火气”背后,是久治不愈的乡村面貌、市场管理等基层治理的“顽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作为人流密集地,综合市场升级改造和规范化管理成为社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顽疾”久治不愈,“破局”迫在眉睫。“摸底发现,新民路社区内流动摊贩多达140余家,以零散农户售卖蔬菜为主。因辖区及周边群众长久以来的‘赶集’习惯,流动摆摊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固定的。而原新源路中段的农贸市场完全可以满足摊贩所需。”富新镇副镇长勾军介绍,在摸清摊贩数量、类型和摆放时间的基础上,该镇广泛搜集民意,在满足群众“菜篮子”所需基础上,整合市场资源,因地制宜强化管理。 “我们对两个市场进行合并,将原富新综合菜市场的摊贩全部搬迁至新源路中段的农贸市场,形成一个新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勾军介绍,该镇对合并后的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完善,对摆摊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同时与新民路社区居民委员会签订运营管理委托协议,明确“朝晨式”管理模式,即:规范规划摆摊区域,明确公历双号上午6时至12时为固定经营时间。这样,既能满足群众的“菜篮子”需求,又能有效解决农贸市场不易管理、以街为市的乱象。摊主杨运华说,市场的整合和改造,给摊贩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营业额的增加和摆摊环境的改善。 如今,升级后的综合市场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舒适便民,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购物体验,也吸引着更多周边群众前来摆摊或赶集。“不用两个市场货比三家。”“占道经营没了,脏乱差没了,逛市场的心情都比以前好。”采访中,新民路社区不少居民表示,两个市场整合后,他们“一站式”购物更加方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