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谭旭:春节不分昼夜 坚守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2-06
新春佳节,当家家户户贴上春联换上新装,团团圆圆一起开启新的一年时,却有一群人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坚守在小小的实验室里,“零距离”和病毒抗争,换来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平安和健康。 大年初五,市疾控中心三楼检验科,紧张运行的实验仪器、全副武装的检验人员……这里没有硝烟,安安静静,却是直面新冠肺炎病毒最危险的“战场”。 办公室里,铃声响起,检验科工作人员谭旭脱下外套,走进“清洁区”,又一次走进属于自己的“战场”。直面病毒,要进行三级防护,需要穿上一层层“护甲”,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区域。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N95口罩和鞋套,仔细粘牢每一个缝隙……平时灵活的双手,因全副武装而稍显笨拙。几句话的功夫,护目镜已蒙上“白雾”。不出意外,从接收样本到检测出结果,谭旭和同事每次会穿着厚厚的“战甲”在实验区的方寸之地坚守至少3个小时。如果实验有偏差或者是实验不成立,时间或许还会更长。所以每次进入实验室工作,对检验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有些漫长的重体力劳动。谭旭说,每天只做一次检测还好,如果有临时紧急任务,第二次穿上防护服进入实验区,那就需要在里面再呆几个小时。 新冠病毒检测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工作,整个过程就是和病毒“零距离”抗争,和时间“赛跑”,在这个过程中检测人员多少都会感觉到有一些紧张和压力。尤其是疾控中心承担着对高中风险地区来(返)绵人员以及隔离人员的核酸检测,其危险性不言而喻。“打起精神,小心谨慎。”这样的叮嘱是检验人员每次进入实验室前的“常规动作”,因为他们肩上挑着的,除了一个个小家庭,还有51万家乡父老的平安和健康。 在核酸检测中,提取核酸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个过程中,他和同事要从已灭活好的病毒采样管中抽取一定量的样本,通过核酸提取仪进行核酸提取。最“关键”也意味着最“危险”,整个环节都需要在有循环气流的生物安全柜内手工完成,每一个动作都需保持幅度不大,全神贯注,小心谨慎。春节期间,外省来(返)绵人员增多,大概每天都有300份左右的样本需要检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安全柜里小心翼翼地拧开一个个盖子,仅仅是这一步就非常耗费体力。往往3个多小时以后,大家脱下防护服,一身早已被汗水浸透。即使这样,与病毒抢时间,谭旭和同事也不敢放松下来,而是又继续忙碌在电脑前,整理实验数据。 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等待命令;行动费力,呼吸不畅,高度紧张……这样的工作常态就是谭旭和同事们的春节日常。谭旭说,“和同事呆在10余平米的实验室里度过大部分的春节假期,确实会感觉孤单,但作为猎毒者,这是使命,更是荣耀。” 谭旭是无数新冠病毒检验员中的普通一员,也是绵竹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春节期间,无数医护人员放弃了阖家团圆,坚守在防疫最前线,用他们的使命和责任为全市疫情防控筑起了坚实的城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