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幸福满满团圆饭 和和美美才是年 #网络中国节·春节#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2-01    

张灯结彩迎新年,欢天喜地庆佳节。1月31日,腊月二十九,在麓棠镇玫瑰新村村民江容的家中,灯笼高挂、笑语不断。“恭喜发财,阖家幸福”“岁岁平安,和和美美”......团圆宴上,江大姐一家人举杯相碰,在彼此的祝福声中憧憬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喜气洋洋迎新年

早上7点,天刚刚蒙蒙亮,江大姐的农家小院就透出了光。打扫卫生、准备食材,她和丈夫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今天邀请了弟弟妹妹吃团圆饭,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这是我们搬新家过的第二个春节,心里特别高兴。”趁着空隙,江大姐将寓意吉祥的春联和福字一一贴上,为新居增添了许多喜气。

玫瑰新村临山而建,傍水而居,开窗见绿,移步皆景,是远近闻名的画里乡村。走进江大姐的家中,两层小楼宽敞明亮,崭新的家具家电一应俱全,锅里飘出阵阵肉香,翻煮的腊肉、香肠烘托出浓浓年味。丈夫杨廷喜坐在沙发上,和年迈的母亲、可爱的孙儿闲话家常。“来客咯......”听闻妻子的声音,赵廷喜摆放好水果拼盘,连忙起身迎接,一家人相互祝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厨房内,江大姐和儿媳正在做饭。随着“啪”的一声脆响,蓝色火苗升腾而起,她将切好的猪肉、蔬菜放进锅里,开始翻炒起来。不一会,豆角烧鸡、猪蹄汤、凉拌心舌、清炒菜薹等12道美味佳肴被接连端上了桌。一声“开饭咯”,江大姐一家人有序落座,共同欢庆新年的到来。

“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做梦也没想到,快60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一家人要继续互帮互助。”作为家中的大哥,赵廷喜一开席便“发表”敬酒词,由衷地向家人表达谢意。“现在水电气通到家里,日子不比城里差,再苦再难也是‘过去时’了。今天是团年宴,辞旧迎新,我们不要提从前,多想想未来。”三弟随即举起酒杯拽回了赵廷喜的回忆。

去年,赵廷喜三兄弟都搬进了玫瑰新村,随着儿女相继成家立业,大家身上的负担小了很多,日子越过越滋润了。见一家人你一句我一言,团年饭中亲情越吃越浓、干劲越讲越足,江大姐也举起了酒杯。“新的一年,我们得筹划一下,怎么把产业发展起来,挣更多的钱!”

未来日子会更好

中午刚过了饭点,江大姐的家中陆续来了打牌的客人。她端上茶水,递上瓜果,向大家道了声“新年好”。搬入新房后,劳作了一辈子的江大姐过不惯消闲的日子,她将多余的房间利用起来,开办了麻将馆,不仅照顾了家里,还增加了收入,把日子过有声有色。随着村上游客增多,她和丈夫盘算着把家里改造升级成民宿,为好生活再添“一把火”。

下午3点,江大姐带着孙子出门散步。广场上,随处高挂的小红灯笼暖意融融,三五成群的村民围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和美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通过异地搬迁,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我们特意把新村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编进了舞蹈,喜迎春节到来,欢庆美好生活。”话音刚落,江大姐也跟着欢快的音乐舞动起来。

玫瑰新村为麓棠镇三合村整体搬迁安置。近年来,该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国家玫瑰公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三产融合, 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转型发展等途径,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产业,形成集美食、文创、民宿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创意型村落,推进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不少村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真正勾勒出村美、民富、业强、人和新蓝图。

临近傍晚,天色渐暗,江大姐走进厨房,又开始忙碌起来。“除夕夜,鱼是必须准备的菜,有鱼上桌,就代表年年有余。”伴随着隆隆的鞭炮声,江大姐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观看春晚,温馨和睦。

灯火万家,良宵美景,只有“家”才是年味最浓、最美的存在。此时此刻,越来越多的绵竹人民吃上了丰盛的年夜饭,他们举杯畅饮、挥别过去、展望未来,开启新年新画卷,将好日子越过越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