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法治护航 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作者:王虹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1-24    

“真心感谢孝德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让我在过年前拿到了这笔工资,能过个好年!”日前,农民工李某激动地握住孝德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2021年10月,孝德镇村民李某到孝德司法所反映,在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富新镇村民张某带他到广东务工,但结束后张某一直拖欠4万元工资没有给他,多次追讨无果。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张某,确认确有此事,但通过查看双方微信聊天内容和转账记录,确定张某还需向李某支付的工资为2万5千元。

孝德司法所随即向张某阐明利害关系,告知其存在的过错和可能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张某表示会尽快想办法解决。随后经过司法所多次联系和走访协调,张某终于将2万5千元工资通过微信转账支付给李某。至此,李某收到了被拖欠半年多的血汗钱,又一起农民工讨薪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民生无小事,此次纠纷的解决只是市司法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为民的职能作用,在治理欠薪工作上坚持抓早抓小抓经常,努力实现从源头上抓、从根子上抓。一是多维宣传,强化维权意识。通过在人才市场、建筑工地、工业园区等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驻点律师公示牌和法律援助维权信息公示牌等,开展普法宣传,为农民工提供“随身+”贴身法律服务。二是现场答疑,提高法律认知。利用农民工返乡、探亲等时机,组织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法律工作者在车站、广场、建筑工地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点摆摊,面对面解答农民工在法律援助、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和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三是部门联动,优化法律服务。加强与住建局、群工局、工会、劳动仲裁、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互动、案件互报、事情协商等相关制度,及时掌握农民工案件的相关信息,深入研究工厂企业、建筑工程、服务行业欠薪问题,现场指导和督促劳资双方处理工资拖欠问题,形成化解涉及农民工劳资纠纷的合力。

2021年以来,市司法局已累计帮助40余名农民工追回工资欠款180余万元,切实维护和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由市司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