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九龙镇:温情服务送到家 筑牢农村防疫线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1-14    

“勤洗手,戴口罩,病毒见你绕道走。”“不聚会,不乱窜,你为社会作贡献。”……寒冬时节,走进九龙镇各村(社区),只见疫情防控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小分队穿梭在村头巷尾,引导村民加强个人防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九龙镇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目标,紧扣关键环节,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摸排、管控,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主动下沉一线,把疫情防控知识、温馨服务送到了千家万户,在农村地区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你好,请问你近期是否去过郑州?目前居住在哪里?”1月11日上午10点,双土村网格员左利正通过电话,对返乡人员进行新一轮的摸排。“临近年末,返乡人员增多,摸排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尽管前两天才开展了“敲门行动”,但为了确保监测数据能够每日更新,左利仍不敢有丝毫松懈。

午饭时间刚过, 左利便带上宣传资料和4名摩托车巡逻队员出发了。伴随着喇叭鸣笛声和口号声,他们驶过家家户户,成为防疫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广播响,人心稳。我们这支摩托车巡逻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认可。”左利说, 摩托车巡逻队通过喇叭流动宣传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自我保护意识。

坚决防范疫情在基层扩散,是一场严峻考验。双土村充分发挥网格员和摩托车巡逻队的作用,将返乡人员的摸排作为联防联控的重点,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做好返乡人员的摸底排查。通过村广播、宣传车、微信群等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科学防范。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党员干部则发挥带头作用,化身“外卖员”,以“点单接单”的方式为他们送去暖心服务。

1月12日,高安村党支部书记唐万明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村上当起了“播音员”。他通过喇叭向村民播送“加强针”接种相关信息,随后又带领村组干部、志愿者挨家逐户进行动员宣传。

在3组村民蒋大爷的家门口,张贴着一张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明白卡,上面家庭成员姓名、疫苗接种情况、外出务工情况以及防疫常识等一目了然。蒋大爷由于年龄大了,腿脚不灵活,一只眼睛还失了明,平常外出十分不便。眼见接种“加强针”的时间即将到来,他不免担忧起来。 “你不用着急,村上成立了‘爱心车队’,专门用来接送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去接种疫苗。时间到了,我们会主动来接你。”“你们真是太贴心了,我一会就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唐万明的一番话打消了蒋大爷的顾虑,他高兴地连声道谢。

为打通疫苗接种服务“最后一公里”,连日来,高安村采取“线上+线下”方式,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播放喇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等宣传方式,引导村民主动登记、积极参与“加强针”疫苗接种。针对辖区村民居住分散、老人、残疾人居多等实际情况,组织了“爱心车队”,由村里的党员牵头,提前统计好接种人数和行车路线,安排专车进行接送,并对老人预约、等候、接种等全过程提供引导和帮助,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1月12日中午1点,在遵道学校办公室里,六年级语文老师金加宝正在为学生小茹进行一对一辅导。“本来担心居家隔离,会耽误学习进度,但现在各科知识都补得差不多了,期末考试也不怕了,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小茹笑着说。

原来,一个月前,小茹的父亲从河南返回绵竹,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她需要和家人居家隔离14天。但临近期末,六年级学习任务又比较繁重,担心自己回到学校跟不上同学的学习进度,小茹一家人忧心忡忡。“不用担心,我给你梳理了重点知识,你在家安心学习。”此时,金老师向小茹的父母发去了信息,得知科任老师将为她进行“云上课”时,小茹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她返回校园后,金老师还时常利用午间休息时间,为她进行单独辅导。小茹不仅跟上了学习进度,成绩还有了不小的进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农村居家隔离人员关心关爱工作,九龙镇还制定了联系台账,积极关注其身体状况、心理动向和生活情况,并抽空到各户家中,帮助代买代购生活物资,同时还利用微信群、QQ群,陪村民摆龙门阵,定时推送疫情新闻、视频,科普防疫知识,用满满温情,缓解了隔离人员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