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小草莓映红“莓”好生活
作者:李露平 蒋丽萍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1-12
“一株红艳青垄上,满面桃花笑春风。”当下正值草莓陆续成熟的季节,在绵竹的各个草莓种植基地里,一颗颗鲜红娇艳的草莓喜上“莓”梢,客商忙着抢购佳品,游客三五成群体验着采摘的乐趣,果农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1月11日下午,记者在
在什地镇同义村的军玥草莓种植基地里,熊利一边忙着指导游客正确采摘,一边对部分采摘结束后的草莓疏花疏果。“去年我们种植了20余亩草莓,产值在50万元左右。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60余亩,主要以巧克力草莓为主。”熊利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的是无公害种植模式,花期后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使用物理杀菌和蜜蜂授粉,不少游客都是他们家草莓的“忠实粉丝”。目前正值第一批草莓成熟,口感香甜鲜嫩,因此价格也贵一些,每斤40元左右。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今年他们还专门培育了一批草莓盆栽供游客选购。 来到新市镇长宁村三组的一家草莓种植园里,只见村民们有的正在大棚里采摘草莓,有的负责打包装车,大家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前期的精细化管理,他们家的草莓个大汁多、甜度适中,吸引了许多批发商争先抢购。长宁村党支部副书记廖洪金告诉记者,2017年,该村立足现有农业资源,因地制宜,成立了丰林种植合作社,吸纳了社员270余人,流转了70亩土地用于草莓育苗种植。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新增10余亩土地种植草莓,通过“采摘+批发”的方式,不断拓宽特色农业半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位于富新镇吉兆村的小猴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红彤彤的草莓为冬天增添了一抹亮色。早些年,合作社负责人卓万金在富新镇流转土地种植西瓜,随着草莓价格的上涨,不少种植户尝到了甜头,卓万金也萌生了种植草莓的想法。2021年年初,他在吉兆村流转了10余亩土地专门用来种植草莓,第一次挂果便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采摘,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帮助附近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展草莓种植1500余亩,以红颊、硕丰、明晶等优质草莓品种居多,主要分布在紫岩街道、剑南街道、孝德镇、富新镇、麓棠镇等地。按照种植户的估算,今年的草莓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每亩收入预计将达到3至4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补齐发展短板,做强特色产业,立足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群众、一个产业搞活一个地方、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的愿景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