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暖化了!白衣天使的举动好感人
作者:刘菲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1-12-27
12月27日上午,天空中细雪飘飞,汪叔叔裹着厚厚棉衣走进绵竹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三科,将一面印着“对症施治有妙招 爱心疏导如亲人 网购退货与服药 精狂病人日渐好”的锦旗送给助理医生卢美羽及全体医务同仁。汪叔叔说,这个寒冬,因为这些善良的医生让他的家变得温暖生动。 疯狂购物后 患者自请就医 时间回溯到一周前。精神发育迟滞的小云(化名)躁狂症发作,一夜间在网络平台疯狂“买买买”,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银行卡支付的短信提示音不断响起,银行卡余额为0的短信字眼如尖刺般扎进心里。小云被悔恨、焦躁等负面情绪吞没,崩溃失控,哭闹打砸。当派出所民警赶到时,本就贫困的家庭早已是满地狼藉。尽管如此,堵在心中的焦躁和不安依旧未能宣泄,小云主动向民警提出要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在治疗中,卢美羽发现小云一直对自己疯狂购物的事情耿耿于怀,便主动提出帮助小云退货。第二天,几箱白酒、两部手机、几条香烟……林林种种几十个快递堆满了卢美羽的办公室。于是,忙碌的工作间隙,卢美羽便不停地通过网络与商家协商退款事宜,甚至回家后深夜仍拿着手机反复向商家解释。 “你和他什么关系?”“你有什么资格帮他退货?”面对商家的质疑,卢美羽一一向商家上传自己的身份证、工作证以及工作照,打消商家疑虑。有快递公司怕损失拒绝接受退换手机,卢美羽就干脆拿出自己的银行卡作为担保。当时的卢美羽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算自己偷偷瞒着患者和家属帮忙支付这一笔不菲的手机费,也一定要将钱退到患者银行卡中。 随着卢美羽每天抱着手机解释协商,顶着寒风东奔西走,患者手机银行卡退款到账的短信提示铃声一遍遍响起,短短几天,就有6000余元的退货款打进了患者的银行卡中。积蓄得以追回,加之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小云的病情也逐渐稳定,他感叹自己遇到了暖心的医护团队,并积极乐观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康复了要去当保安,还要加入公益团队,帮助别人”。 一身白素衣,一双纤纤手,一颗炽热心。这位26岁、有些腼腆的医生用一颗善良、炽热的心在这个寒冬温暖了患者及其家属,于是有了家属风雪中送锦旗的一幕。 每月自掏腰包 只为患者吃饱穿暖 其实这样的温暖故事几乎每天在卢美羽和其同事身上上演。普通精三科患者多数是五保户或者家庭贫困人员,除了精心治疗,医护们还常为患者吃饱穿暖自掏腰包。 今年上半年,一位拿着刀在工业园区漫无目的徘徊的小伙被救助站送到该院。小伙是新疆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怒。当被护送到医院时,流浪已久的他衣衫褴褛,脸上裹着厚厚的泥灰。医护人员为其洗澡、剃须、理发,找来家里干净衣衫,还筹钱帮忙添置内衣和必须生活用品。由于精神障碍拖累了整个家庭,父亲接到医生电话时极不耐烦,不愿支付相关费用。入院近一年时间,小伙的治疗费和生活费均由医院垫付、医护筹募。 “郑大爷,卢医生都快养不起你了。”采访末了,有患者问卢美羽要零食,一旁的工作人员笑着开起了玩笑。住院治疗期间,有患者向医护诉说“想吃红烧肉”“想吃麻花”“想吃蛋糕”,精三科的医护们总是尽量满足,烧好菜带去与患者分享,或者自掏腰包购买零食。每位医护每月自掏腰包用在患者生活所需上的钱不下300元。前不久气温下降,医护们除了向社会发出为患者募集冬衣的倡议外,还在科室内发起募捐,为患者买来保暖内衣。 敬佑生命,大爱无疆。“我愿化作一滴水珠,滋润你干涸的心田;我愿变成一缕阳光,照亮你孤单的双眼;你不是病人,你是我的亲人”……一首《安康之歌》,唱出了精神科医生守护心灵健康的坚持和执着,更诠释着大医精诚、护佑生命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