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交通】绵竹:“金通”工程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12-24    

农村客运,肩挑城乡。今年以来,我市以“金通工程”样板县创建为目标,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加快健全完善农村客运运行体系,提升乡村客运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和幸福感。

服务升级

农村群众出行更便捷

12月20日,记者在月季园客运招呼站看到,改造升级后的站牌焕然一新,上面运行时间、公交站点、企业服务电话等一目了然。此时,绵竹至广济的乡村客车驶入站点,乘客们有序排队上车。“党的政策好啊,客车直接开到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坐车遇到啥问题,直接拨打站牌上的电话,就可以咨询、投诉。”车内,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起了“金通工程”带来的好处。

为保障农村群众“行有所乘”,我市完善以城市为中心、连接镇(街道)、通达建制村的农村客运站点网络及服务体系,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4条,城市公交延伸镇(街道)线路3条,运营车辆122台,实现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所有乡村客运车辆统一了车身颜色、LOGO标志,驾驶员统一穿戴上工牌工装,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在富新镇绵远综合运输服务站,提档升级后的综合大楼外观漂亮大气,城乡公交班线车辆整齐地停靠在划线车位内。候车厅内,墙面粉刷一新,地面干净整洁,特色旅游推荐区、商超区、农产品推荐区、乡村邮政区等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为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候车环境。

“今年我们对汉旺、拱星、绵远、广济四个乡村客运场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新增了邮件寄存、农产品购销、本地特色旅游展示等几大服务功能,以多元化的服务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市交通局运管所客运股股长邓锐介绍,他们还将农村客运服务与当地特色经济、乡村旅游、历史人文、休闲体育等有机结合,实现了“金通工程”运起来、“四好农村路”活起来;分类建立参营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模式,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客运车辆进行补贴,以促进农村客运良性发展,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安全、便捷、实惠的交通出行服务。

交邮融合

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农村客运运行体系的完善便捷了群众出行路,那么农村快递派送实现“零距离”更提升了群众幸福感。今年以来,市交通局利用“四好农村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优势,加强与邮政公司、公交公司协调配合,以“交邮融合”发展方式,建设村级物流网点,实现站场、线路、运力等资源共享,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

12月22日中午12点30分,绵竹至金花的公交车驶入广济镇金花集镇社区站点,和村民一起“下车”的还有十几个快递包裹。邮政投递员唐世发将快递分类装车后,开始逐一上门派件。“以往的快递只送到镇上,我们收发快递,来回要跑二十多公里,十分不便。”村民王绍静告诉记者,通过“交通融合”搭建的平台,让工农业产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更加畅通,快递包裹投送更加精准快捷,大山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网络时代便捷高效的服务。

下午4点,记者在新市镇邮政寄收点看到,工作人员曾友兵将当天要寄出的快递统一打包好后,搬运到了新市—绵竹的公交车上。“车辆马上出发了,请做好快递交接准备。”驾驶员在“交邮合作群”内发送完消息后,随即启动车辆,驶向绵竹。

“快递‘坐’上公交车,不仅节约了邮政公司运输成本,也让更多农产品顺畅地飞出大山,带动村民致富,为城乡快递行业持续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子。”市交通局运管所所长邬靖波介绍, 自交邮融合两条试点路线开通以来,已代运快递6000余件,有效实现了末端网点的优化整合,村民寄件、取件更便捷。

路网织锦绣,运输著春秋。绵竹市将在已运营的两条“交邮合作”试点线路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其余客运线路的推广,利用客运站、邮政寄快收点、党群服务中心等网络节点,逐步打通农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行业合作,让企业之间共配共享,推动集约化发展,真正实现农产品“进城”,消费品“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