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汉旺镇:“旗帜”信箱架起党群“连心桥”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
日期:2021-12-14
12月12日上午11点,汉旺镇拱星集镇社区老党员王高如拿上钥匙,步履匆匆地赶到村委会。他从 “旗帜”信箱里取出几封信件,认真翻阅后,将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梳理,记录在册。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11月,汉旺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辖区内创新设立了4处“旗帜”信箱,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在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沟通的桥梁。
“意见”坐上直通车 12月13日上午9点,记者在汉旺镇汉霞路看到,红色的“旗帜”信箱十分引人注目,正反两面安装了“请投入正能量”的信箱,旁边的一段文字介绍了汉旺镇发展历程,这里正成为收集民情社意的新阵地。 上午10点,辖区居民马万会来到“旗帜”信箱,将写好的信件投入信箱内。“现在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好风气正能量,都可以投进去,大家为家乡谋发展的信心更足了。”说起“旗帜”信箱带来的好处,她竖起了大拇指。 中午1点,收集上来的意见建议全部摆在镇党委领导的桌上。马万会写来的信,引起了党委副书记唐纬的注意,“每到周末,天池村几个小广场环境十分脏乱差,太影响镇容镇貌了,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封像唠家常似的信件很快在大家的手上传阅了一遍,并且当即就拿出了解决办法:发挥村上志愿服务队、老党员服务队、最后一公里“保卫队”三支队伍的引领作用,不定期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当天下午,回馈信件送到马大姐手里时,她既高兴又意外。“没想到我们的意见坐上了‘直通车’,以后群众的心扉敞得更开了。” 据悉,“旗帜”信箱坚持“解决小问题服务群众,做好小事情造福群众”原则,在每个站点设立一名老党员作为热心联络员,负责信箱收信整理工作。镇上实行信息收回制度、定期反馈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解决困难,鼓励引导党员群众为汉旺镇发展建言献策,把“烦心事”变成“暖心事”,不断激发镇域内生动力。
近段时间,天池村老党员马正海来到村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议事广场上的“旗帜”信箱。如果收集到了村民的意见和诉求,便及时向上提交,想法解决。 “起初,有的村民认为设立信箱不过是一个形式,但当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问题解决后,他们就消除了这种顾虑,放心地把自己的意见、建议投了进去。”马正海说,天池村属于异地安置村,老百姓生产都在山上。楠木沟新井桥作为通往山上的唯一通道,却因暴雨导致护坡垮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少群众都盼望早日维修桥梁。村民通过“旗帜”信息向上反映后,镇、村干部及时到现场走访了解,并制定了桥梁升级改造方案。目前,施工队伍已经进场施工,得到了很多村民的点赞。 在天池村楠木沟,新改建的厕所干净整洁,村民如厕舒适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山上的厕所在地震中遭到了损坏,后来就弃用了。没想到我们通过信箱反映后,这个厕所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改建好了,我们以后在山上生产生活更方便了。”村民李大姐笑着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收集群众“心愿诉求”,又能向群众“开门问计”。 “旗帜”信箱设立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收到村民来信10封,反映的问题已全部得到办复。 “旗帜”信箱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领导干部,汉旺镇群众都把它当成了“传话筒”。这边诉说,那边倾听,老百姓的心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让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我们设立‘旗帜’信箱,不是设立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意见箱,而是想让党员同志们像一面面旗帜一样,引领群众参与到汉旺发展中。”唐纬表示,汉旺镇将继续把“旗帜”信箱作为听取民意的“连心桥”,汇集民智的“前哨站”,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让小信箱真正发挥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