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经济”火绵竹 经营还需文明点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7-18    

  盛夏时节,又到了一年夜市繁华的时候。随着“昼伏夜出”的人数逐渐增多,夜晚城区街头的“摆摊族”也开始多起来。各路地摊游商纷纷抢占城区各个闹市路段,各自为阵,摆开“战场”,给城市环境带来一片混乱,成了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顽症”。
  >>目击:夜市地摊遍地摆,究竟是利民还是扰民?
  近年来,我市一些夜市小吃摊已渐成规模,主要经营烧烤、啤酒和麻辣串。一位烧烤摊主告诉记者,入夏以来,他每晚光肉串就能卖几百串,生意好的时候一晚能挣上千元。我市的夜市小吃为何如此之火?这位摊主的回答甚为精辟:“群众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夜市小吃摊的确调节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喝啤酒、吃烧烤、联络感情已成为市民夏季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各色小吃摊生意火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宏正市场门外,有些商贩将周边的人行道当成自家餐厅,在马路旁占道摆桌,影响交通;小吃摊生意火爆,地上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烧烤摊一到傍晚烟熏火燎,给周围居民带来不便;一些摊点经常营业到晚上12点,扰得居民难以入睡,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再看路边卖货的地摊,从穿的到用的,夜市地摊上几乎一应俱全。每当夜幕降临,不少兜售小玩意儿的地摊商贩便背着大包小包来到街边,开始做着“夜市”开张的准备工作,编织袋、简易衣架、饰品箱等摆满了人行道。“美女,过来看一下嘛,项链10元一条。”“高清影碟,10元3盘,来看看嘛。”记者在东大街看到,人行道上摆满了影碟、饰品、衣物等货品,摊点老板或蹲或坐或站,每当有过往行人经过,他们都会敞开嗓子吆喝道。在美好家园门前的广场上,同样也是大小地摊各自为阵。地摊上摆着服装、手机套、鞋包等各式各样的商品,市民在小贩的吆喝声中仔细挑选着,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夜市地摊之所以来势汹汹,在城区越来越多,这与地摊业的许多“优势”密切相关。地摊上的小商品虽然没有质量保证,但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小用品,甚至还有不少在商场买不到的特色货。而且,逛地摊已成为许多市民的习惯,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利用晚上纳凉散步时悠闲的选上一两件中意的小商品,也是一件方便又惬意的事情。在记者看来,市民对地摊的“情有独钟”,无疑是夜市地摊“遍地开花”、随处摆设的一大原因。此外,摆地摊投资少、见效快、不办证、不择场地,也是许多下岗职工维持生计、增加收入,大学生体验社会、积攒学费的重要原因。
  >>市民声音:以人为本,引向规范
  长期以来,有关部门曾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夜市地摊进行过多次整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取得的效果还不理想,致使对夜市地摊治理徘徊于“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循环“怪圈”中。
  “夏天,跟亲朋好友在夜市上淘淘宝、吃吃东西、聊聊天,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虽然夜市存在诸多问题,但却是老百姓享受夜生活、繁荣城市经济的有效载体,不能一味禁止取缔,应该找到将其规范化的方法。
  当前,随着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夜市经济向利好的方向发展,这还需有关部门加以管理和引导。
 (图为东大街上摆摊族将货品摆在人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