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清平镇:让“静”资产“动”起来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刘舫     来源:     日期:2021-11-24    

将棋盘村废弃水厂改建为棋盘文化部落;将闲置的清平镇游客中心改建为党群服务中心;将“边角地”建成停车位;将荒地打造成“帐篷基地”……清平镇让“静”资产“动”起来,创造性地盘活用好公有资产的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清平发展的产业转型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清平镇先后经历“5·12”特大地震和“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传统支柱产业遭到重创,加之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日渐走到尽头。为让清平群众重新富起来,清平镇党委政府通过“1+5+4”整体联动(即1个景区党委带领5个景区网格党支部和4个文旅党小组联动发展)方案,让闲置、低效资产发挥最大效益,使曾经沉睡的公有资产再次焕发出生命活力,为清平镇乡村振兴添加动力。

该镇把盘活用好公有资源作为目标,调动群众的建设激情,让当地人民增收的渠道多起来,生活好起来。

将闲置的游客中心改建为党群服务中心,涵盖乡村振兴展示、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治理指挥调度等内容。将棋盘村废弃水厂改建为棋盘文化部落,改建后的水厂成功升级,集各式棋盘、彩虹广场、复式民宿于一体,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此外,整合镇村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小火车行驶的路线作为文化宣传阵地,将清平镇的发展理念、村规民约、“两山”理论、羌汉文化等图文并茂地介绍,让更多的游客能够认识清平,了解清平。

以矿工记忆为主的体验游、以棋盘文化为主的亲子游、以体验为主的真人CS等主题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让慕名而来的游客除了观赏自然美景,更多了几分情趣。再加上镇村居民积极参与厨艺、甜品烘焙、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提升矿工创业社区、民宿的服务质量,让游客有了宾至如归之感。多措并举的盘活方式,有效地推动了清平镇的公有资产提质增效,使曾经沉睡的大山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此外,清平镇还整合村组集体资源,在乡村旅游建设的统筹规划下打造新项目,让低效的公有资源效益和效能最大化。该镇将村组集体闲散资源创造性地串联成线、包装成块,通过镇企注资、村组入股、村民参与等多种灵活有效的管理形式,提升这些公有资产的效益和效能。他们有的依托镇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将其串联成以熊猫科普知识为主的特色研学路线;有的则巧妙地利用那群山环绕的地形,在空旷的山坳里打造出的“帐篷露营基地”,供游客们休闲纳凉、观赏山村夜景;还有的将农旅融合,根据清平的环境、土壤、气候特点,开发以猕猴桃、银杏果、高山茶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有力地实现了闲置资产“盘活”、固定资产“变现”。

如今,清平镇通过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集亲子游乐、研学旅游、康养度假、文创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实现“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的华丽转身,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