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成就】奋力谱写新时代交通强市建设新篇章
作者:罗天琪 牟文  责编 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9-24    

——绵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五年交通发展回眸

交通,民生之要义,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放眼望去,一条条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在建的高速铁路拔地而起, 让绵竹的对内对外交通建设呈现出一派大跨越、大发展的火热景象。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南融北拓、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全域交通+。五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30.8 亿元,基本形成了以S1成万高速、G545、S107、S419、S216等多条国省道公路为干线,县道公路为支撑,乡村公路为补充,旅游公路、产业公路为特色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公路网络体系。

构建完善交通网 实现内外互联互通

绵竹,古蜀翘楚,益州重镇,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在过去的五年里,绵竹交通呈现畅通内循环,对外互联互通的现代化交通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曾经的清平镇因为交通受阻,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2016年5月底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正式通车,这条全长15.5公里、囊括3条隧道的公路段,打通了绵竹到清平的“生命通道”,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希望。“由于道路的畅通,清平的旅游产业特别是民宿产业得到了发展,一到节假日来清平旅游的游客非常多,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清平镇一民宿工作人员肖军告诉记者。

黝黑的沥青路面,黄白相间的道路标线,车辆从货运大道飞速而过。据了解,绵竹货运大道起于成绵高速复线什地互通连接线与绵罗路交叉处,止于国道G545德茂路汉旺绵远河大桥桥头,路线全长19.4公里,于2019年顺利通车。

“由于货运大道的修建完工,让交通更加方便,缩短了什地到汉旺的距离。同时,我们依托这个区位优势对绵远河河滩地进行综合开发,发展了绵竹市藤椒种植基地,并计划在货运大道旁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货运大道产业带。”什地镇党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交通建设实现了大提速、大突破、大跨越。截至目前,我市拥有1条国道,4条省道,13条县道,74条乡道和469条村道,公路总里程达到1620.86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130.19公里/百平方公里。

“路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9月,月季大道在绵竹射水河南岸拔地而起,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伸展,沿路绿化带以月季花为点缀,两侧的骑游道绘成彩色五线谱,让游客感受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近年来,绵竹倾力打造“快进”“内畅”“慢游”三大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形成对外通达、域内便捷、多点循环的“三网融合”格局,推动全域旅游深度发展。为持续推进“路旅”融合发展,2020年,我市相继完成了G545、玫瑰大道、S216等交通会战项目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公路沿途周边景区景点被一一串联,形成了多处特色景点、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多个景区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

随着桑绵路不断改造升级,曾经坑坑洼洼的道路被沥青浇灌铺平。据汉旺镇副镇长李洋杰介绍,桑绵路汉旺段改造提升工程全段共13余公里,工程完工后极大地改善了周边6万余名群众的交通出行问题。

五年里,我市先后出台了《绵竹市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和《绵竹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努力,我市于2019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三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时,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将沿山路、桑绵路等38.8公里道路纳入省美丽乡村旅游示范路建设,绵竹将形成集农业生态观光、特色乡村游、休闲度假、山地避暑、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为群众开辟致富增收新渠道。

公共交通智能化发展 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闲暇时,68岁的市民陈贵华与老伴喜欢乘坐纯电动公交车出去转转,公共交通成了他们主要的出行方式。陈贵华说:“纯电动公交车环保又舒适,坐进去是一种享受。”

近年来,我市加大新能源车的推广力度,实现公共交通绿色低碳化。2016年,我市对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4G视频实时监控、智能语音报站、车辆定位历史轨迹回放、在线视频回放、分段限速控制等功能。

2017年由绵竹金申公司投资进行绵竹大型站台改造,改造后的电子站牌让乘客能实时了解公交车的运行情况、线路票价、收发班时间等信息。2018年,我市再次对公交车支付功能进行升级,可实现银联银行卡、云闪付二维码等无纸币化乘车。

据了解,2017年至2020年期间,我市共开通城市客运线路12条,城市公交98辆,其中新能源车辆85辆;农村客运线路24条,农村客运公交104辆,其中新能源车辆90辆。具备条件的线路实现了100%公交化改造,新能源客车占比农村和城市公交均达到87%。市级以上班线客车全部支持网上购票,做到春节、国庆等节假日运力有保障、零投诉。同时,强化“金通工程”,推进“交邮融合”,初步统计两条客运试点线路已运送包裹3040个,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生产生活。

交通兴则百业旺。回望过去,交通串联起了城市、乡村的幸福梦、致富梦;展望未来,肩负着绵竹城市腾飞梦想和希冀的交通建设,将以奋楫争先竞风流的姿态,踏上崭新征程,继续谱写建设交通强市的新篇章。

(部分图片由市交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