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公益】绵竹智慧小区建设有序推进
作者:徐伦汧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9-06    

“来,爷爷,请登记一下你的身份证号、几栋几单元。”9月2日,光芒小区门口正在开展人像采集与车辆登记工作。小区门卫张大爷高兴地说,“以后我们小区也刷卡、刷脸进出”。从2019年底开始,绵竹市公安局“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市已签约小区49个,新城区智慧小区建设率达到60%,其中,已建成省级智慧小区25个,扫码注册人数230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绵竹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智慧小区建设因地实施

在前期建设中,由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牵头,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主动对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绵竹分公司,同时召开全市物业公司会议,系统解答技术问题和业务疑问。

在龙岭华府,物业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实时监测着小区各个角落,“之前我们的系统出现问题,就主动联系公安局,加入了智慧小区的建设”。

而老城区不少小区都比较期待着“智慧与平安”的入驻,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黄海波表示,由于老城区大部分小区大门宽度仅为四米,目前还达不到要求的人车分离建设标准。针对这一情况,市公安局正积极研讨解决方案。

对于很多业主担心的信息安全问题,治安管理大队表示,将加大宣传力度,在开展日常工作和社区走访时,耐心解答群众问题,打消群众顾虑。对于暂时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小区,市公安局将通过“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对街口、巷口、大门口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市民安全。

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卓有成效

作为第一批建设的智慧平安小区,玉马公租房可谓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小区存在大量流动人口,失窃事件屡屡发生,业主安全无法保障。物业、社区、公安三方合作,在经过前期宣传、人像采集与车辆登记等大量工作后,玉马公租房摇身一变,成为“智慧平安示范小区”。业主王先生站在门禁系统前,不用卡,一刷脸,“滴”的一声,门自动打开,他告诉记者:“不要说门禁了,以前连摄像头都没得,自行车摩托车经常不见,现在好多了,真的很安全”。

自智慧小区建设项目推广以来,在已投入使用的小区中,治安环境显著提高,盗窃类案件明显下降,部分小区实现盗窃类案件零案发。同时,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智慧平安小区依托大数据技术,利用人脸识别、系统预警等功能,在社区基层治理、流动人员管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一环,绵竹市民正依托智慧平安小区,充分享受着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