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雨果家庭农场的百香果成熟啦 
作者:罗天琪 杨扬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8-21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眼下正值百香果成熟的季节。8月19日,记者来到什地镇红社村雨果家庭农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将成熟的百香果进行分批采收,忙得不亦乐乎。


走进雨果家庭农场,目之所及,满眼碧绿,只见一个个胖嘟嘟的百香果探着小脑袋,缀满藤枝,一幅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最近一直下雨,成熟的百香果如果不及时采摘,很容易掉落,直接影响果子品质。像这种绿色的大果,大概再过一个星期就成熟了。”雨果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宗芬仔细查看百香果的长势,并将成熟果子及时采摘下来。

张宗芬今年43岁,以前一直在工厂打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加上有相关政策的支持,2012年她与家人决定发展种植业,种植基地从最初几十亩发展到现在100亩,并成立了雨果家庭农场,种植范围包括水稻、小麦、钢葱、时令蔬菜、草莓等。

“今年我们种植了20亩百香果,苗子是从台湾引进的,有果大、香味浓郁、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成熟期从7月下旬持续到12月底,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4万多斤。”张宗芬告诉记者,由于种苗、修枝、施肥、打药、人工授粉等对人工需求量大,农场长期聘请了10名60岁以上的村民在农场工作,为他们每人每年平均发放1万多元工资。

随着百香果陆续成熟,销路问题让张宗芬发了愁。“我们是第一年种植百香果,现在主要是通过朋友圈进行销售,售价是每斤15至20元一斤,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百香果,从而扩大销路。”据张宗芬介绍,随着百香果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她愿意将自己掌握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无条件传授给父老乡亲,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什地镇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通过发展优势农业,培育优质农业主体,稳步实施土地流转,鼓励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据统计,近五年,该镇新增家庭农场37户,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提升,建成1000余亩的藤椒基地,4000余亩的钢葱基地提质增效,钢葱、生猪、藤椒等“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带动农户就近就业增收,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524元增至223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