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涨了 利润却没变
作者:本刊记者 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6-20
近段时间,关于农副产品涨价的话题层出不穷,引发全民关注。一些农副产品,例如大蒜、鸡蛋等价格涨幅均超过20%。城里老百姓感觉农副产品明显涨价了,但农户却普遍反映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到底农副产品上涨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这中间增加的差价又流到哪里去了?记者以鸡蛋为例对此作了一个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我市的鸡蛋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我市本地,二是来自于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最近几个月来,我市鸡蛋的价格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低价位,供应也比较充足,但是本月10日左右,鸡蛋价格开始“狂涨”,一度由原来的3元多一斤涨至5元多一斤,涨幅近一倍。 “最初鸡蛋开始涨价的时候,我和几个做鸡蛋生意的朋友都以为是有人在故意炒作。”做了20多年鸡蛋生意的何仁培告诉记者,经过近10天的观察和了解,他们相信此次鸡蛋疯狂涨价并非有人炒作,而是由市场行情决定的。 今年以来,我国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餐计划”效果比较明显,由此也导致了部分学校大量购进鸡蛋。同时,随着端午节的临近,鸡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之前段时间鸡蛋价格很低,所以很多商家也开始批量采购鸡蛋,造成了市场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鸡蛋快速涨价,呈现出一天一个价的现象。 “最近,全国各地的鸡蛋都很畅销,所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鸡蛋批发到绵竹的量也很小,这就更加加剧了本地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何仁培说。 批发商、零售商:卖得贵,但利润几乎没变 “鸡蛋价格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事,每一年都会有很多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但一般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涨这么多。”何仁培感叹道,主要是‘后援鸡蛋’来的少啊。 据何仁培介绍,他现在一边卖着自己养鸡场的蛋,一边还批发别处的鸡蛋进行“再批发”。他告诉记者,涨价前每斤蛋他批发出去大概能赚三毛钱,现在批发价格涨了,他还是只能赚三四毛钱,利润几乎没变。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超市和菜市场,市场上最便宜的鸡蛋也要5元一斤。通汇路某副食店老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鸡蛋一直在跌价,作为零售商的他每卖一斤鸡蛋的中间利润不到五毛钱,现在蛋价虽然涨了不少,但是他们批发鸡蛋的价格也涨了很多,所以中间利润仍然不高。 养殖户:涨价只是空欢喜 零售、批发环节都没多赚到钱,那养殖环节是不是盈利了呢? 何仁培除了是一个鸡蛋批发商以外,还是当地一个有名的蛋鸡养殖户。下午3点多,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照料他的蛋鸡们。他养殖有5000余只蛋鸡,每天都会产蛋4000余枚,而这4000余枚鸡蛋全靠他到土门、广济等镇乡集市“卖零售”。 “我自己鸡下的蛋我从来不拿去批发,全都是我和妻子两人拉上街‘卖零售’。”何仁培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养殖户的利润本身就不高,要是再让批发商从中间赚一次钱的话,那就几乎没钱可赚了。” 据他介绍,鸡蛋涨价只让他高兴了两天,本以为可以凭借此次涨价的机会大赚一笔,可就在鸡蛋大涨的第三天,给他送饲料(玉米等)的老板就打来电话说饲料要涨价了。何仁培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饲料价格,他每卖一斤鸡蛋几乎多赚不到两毛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