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网”,新市镇这样做!
作者:李露平 蒋丽萍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8-17
连日来,新市镇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集结各方力量,聚焦重点环节,狠抓精准防控,多措并举全方位筑牢防疫屏障。 “行走的二维码”让扫码亮码不漏一人 “今天逢场,进入市场扫码的人多。大家可以扫我们志愿者后背上张贴的‘二维码’,避免都围在一起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马豪是一名大三学生,听说下东林村需要人员在农贸市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立即报名加入其中。穿上志愿服务马甲,后背贴上“四川天府健康通”二维码,马豪每天都在农贸市场入口这道关卡上忙个不停。
位于下东林村的农贸市场因逢场期间人流量大,是该村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为了确保群众的“菜篮子”安全,该村在入口处设立了卡点,小喇叭循环播放防疫知识,志愿者们背着“二维码”,督导进入市场的村民严格落实戴口罩、扫码、测温措施,营造人人积极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进市场、超市这些重点区域,都有工作人员在门口把关,还有‘行走的二维码’时刻监督我们扫健康码,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感。”村民尹艳说。 为避免群众因等待扫码而造成人员聚集和拥堵,每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都化身成“行走的二维码”,让扫码、亮码不漏一人,更加方便、快捷、精准地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多个巡逻队筑起疫情防控“移动堡垒” 8月16日早上7点,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新市镇两河口村的村民易右英匆匆吃了几口饭后,便骑着电瓶车出门了。她先是四处巡逻一圈,检查村民外出是否佩戴口罩、是否扎堆聚集,然后再返回村委会,清点巡逻队人数,安排当天的巡逻工作。
两河口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乡间小路蜿蜒崎岖,开车不便开展巡逻工作。为了让每户村民都能知晓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政策,做好个人防护,该村成立了一支近30人的电瓶车巡逻队。电瓶车骑到哪儿,他们的防疫工作就开展到哪儿。 “勤洗手、不聚餐、多通风,外出必须戴口罩。”“有症状,早就医;有接触,早隔离;不恐慌,多警惕。”………早上8点,戴好口罩和红袖标后,作为领队的易右英带领队员们从村委会出发,伴着喇叭的宣传声,他们骑过一个又一个乡村小道,深入到各个村民院落,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天至少得巡逻四五次,目前的效果很不错。”易右英说,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巡逻队员们却从不说累。 据了解,为筑牢农村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织密织牢“防疫网”,新市镇15个村(社区)根据各自情况,分别成立了电瓶车巡逻队、汽车巡逻队、步行巡逻队等不同形式的疫情防控巡逻队,让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提高巡逻防控区域覆盖面和宣传普及率,全方位筑起疫情防控的“移动堡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