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陈帅达:家乡换新颜 日子比蜜甜
作者:周韵 尹翔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8-07
盛夏时节,掩映在青山绿水下的九龙镇棚花村,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无数游客纷至沓来。返乡大学生陈帅达拿着抹布站在家门口,一边仔细擦拭桌椅上的灰尘,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避暑的客人。“我们的住宿已经客满了,但是越忙越有干劲!”陈帅达做梦也没有想到,小时候记忆里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旅游胜地,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家乡巨变 点亮生活新希望 午后,穿过干净整洁的村道,走进棚花村拐角处的这家农家乐,22岁的陈帅达正拿着乐谱,坐在院子里练习唱歌。“学声乐几年了,晚上也会唱两曲,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清了清嗓子,他又哼唱起来,喝茶的客人闻声放下茶杯,跟着节奏拍打桌子,温馨而热闹。回想起过去的贫苦日子,陈帅达直呼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999年出生的陈帅达生长在农村,家门口蜿蜒曲折的泥泞小路成了他儿时挥之不去的记忆。4岁那年,陈帅达高烧不退,情况危急。虽距离镇上不远,但由于夜晚没有路灯,路面坑洼不平,他的母亲在呼啸的寒风中骑行了许久,才带着他赶到医院。没想到经此一番折腾后,他的病情又加重了。瞧着母亲自责的脸庞,陈帅达那时最大的愿望,便是村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 2005年,乡村旅游逐渐成势。每到春天,绵竹沿山一带接连成片的梨花,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踏青。瞄准致富契机,陈帅达的父母将家里的老旧房屋进行了改建,打造成了具有川西特色的农家乐。随着游客的增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那天,陈帅达拉着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前几年,棚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几十家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坐落在公路两旁。一时间,乡村风貌发生巨变,瓜果飘香,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体验田园生活。“家乡越来越美,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幸福!”住在震后修建的农家院落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闲话家常,陈帅达一家人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 自力更生 日子越过越幸福 夏日清晨,天露微光,陈帅达揉了揉眼睛,立马翻身起床。“今天有6桌客人订餐,我得早起帮忙。”清扫完墙角垃圾,他和母亲赶往菜市,选购新鲜食材。 中午11点30分,前来住宿的客人陆续走进农家乐,陈帅达上前接过行李,热情地招呼大家落座。“你们先休息会,马上炒菜,保证你们满意。”话音刚落,他迅速钻进厨房帮忙。在父子两人的完美配合下,一道道美味佳肴被接连端上桌。这些年,凭借良好的服务和美味的菜品,陈帅达家的农家乐吸引了不少老顾客。担心父母累坏了身体,每到节假日,在成都读大学的陈帅达都会回家帮忙。 今年暑期,紧邻棚花村的九龙里因风景秀美,引得不少市民夏日傍晚前去休闲纳凉。陈帅达灵机一动,上网学习了手工冰粉和凉面等小吃做法,在路边摆摊售卖。 晚上7点,落日余晖下的九龙里游人如织,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平添了不少烟火气。在陈帅达的摊位前,陆续有客人驻足,他一边吆喝,一边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我的冰粉是全手工制作,客人吃了都觉得不错。”陈帅达说,摆摊不仅能体验生活,还能赚取生活费,可谓一举多得。 晚上9点,陈帅达的摊位迎来了最后一位客人,放好多种配料,再添上一勺红糖汁,他打包好递给顾客。当晚销售额近400元,陈帅达心满意足地收摊回家。“这几年来村上旅游度假的游客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比蜜还甜。”他笑着说,家乡变化的不仅仅是环境风貌,更是老百姓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