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减灾】剑南街道:筑牢防汛减灾第一道“防线”
作者:周韵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7-21    

“封大爷,如果雨继续下,就必须转移了,你这房子不安全。”7月20日上午8点,大雨突至。剑南街道仿古社区工作人员急匆匆赶到民主巷,检查路面有无积水,叮嘱居民注意安全。  

进入汛期以来,剑南街道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为宗旨,细化应急预案,提升实战水平,通过“白+黑”巡查,扎实做好预警预判、巡查排险、物资保障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隐患整改   筑牢安全防线

7月18日,记者在剑南街道丰产水库看到,街道工作人员桑磊正来回巡查,仔细检查内外坝有无裂缝、渗漏等现象。他告诉记者,汛期前,街道就把区域内的水库水位降到防汛库容以下,并对供电线路、泄洪闸门等进行隐患排查检修,切实筑牢水库防汛安全线。

在邱家巷, 三星社区党支部书记卢晓芳正对隐患点状况、周边人口居住变化情况等进行例行调查摸底。邱家巷是小南街最为低洼的地带,也是老旧住房集中的地方,每到雨季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积水,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今年,三星社区及时在巷内的渗水处添置了两台抽水泵,确保遇到积水时能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早上7点不到,柏杨村巡河员张光全便带着锄头出了门。来到侯家河,他立即组织村民疏掏沟渠,清除岸边杂草。“把隐患整改到位,才能确保村民安全。”他说,除了加大河道巡逻和清淤工作,每个村(社区)还成立了一支抢险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出现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处置。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安全意识

夏日,滨河东路沿线垂柳依依,十分凉爽,一些市民违规在河边垂钓。“近期天气变化多端,如果遇到河水上涨,来不及撤离,多危险。”剑南街道辖区干部一边向其宣传防汛知识,一边劝离垂钓群众。

7月13日,剑南街道开展了防汛演练,几名监测员拉响手摇报警器,敲响铜锣,挨家挨户敲开农户家门。村民们快速奔跑,有序撤退,最终全部安全转移。“每一年我们都要开展防汛演练,村民自救能力有了一定提升。”村民周大爷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汛减灾意识,剑南街道利用村组干部会、坝坝会等开展防汛及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监测人员巡查技能和日常管理水平。通过短信、广播、微信等多种途径,强化汛期应急防范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剑南街道境内目前有17处内涝点和7处河道隐患点,进入汛期后,辖区地灾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剑南街道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弥补短板、堵塞漏洞。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清理河道、做好排水工作,提高安全巡查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第一时间处理。

为确保关键时刻防汛物资拿得出用得上,剑南街道提前储备编织袋27000条,砂石料400立方、石料400立方、铅丝笼240条,铅丝400公斤,救生衣110件,抽水机6台,为防汛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