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鼓起玉泉农民钱袋子
作者:本刊记者 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6-12
郁郁青青的蔬菜地里,鲜嫩翠绿的辣椒、顶花戴刺的黄瓜、水灵灵的茄子、鲜红发亮的西红柿等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到处是菜农们忙碌的身影。
“比种玉米、小麦划算多了,预计每亩可增收近万元。”5月30日,在玉泉镇玉江村九组,村民肖全红一边忙着采摘苦瓜,一边乐滋滋地向记者介绍说。肖全红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种植蔬菜已有10多年了。由于种植蔬菜经验比较丰富,今年他家近5亩的蔬菜地里,茄子、苦瓜、冬瓜、辣椒等常年特色蔬菜又是一片丰收景象。“你看我种的苦瓜,形状好、个儿也适中,不少客户宁可多花点钱多跑点路,也愿意来我地里收购,我种的蔬菜每年都不愁销。” 在不远处的一片辣椒地里,齐刷刷的青辣椒嫩绿嫩绿的。正在采摘的主人叫曾维军,他刚一下班便拿着背篓在地里忙活起来。“一会儿有菜商来收菜,我要赶紧准备好。”今年曾维军种植的1亩辣椒产量不错,出乎意料的卖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尝到甜头的他后悔没有把家里的2亩地都种上辣椒。 据了解,玉江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过去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植特色蔬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如何发挥玉江村传统种植优势,把发展蔬菜产业提高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来抓实抓好,成为玉泉镇党委、政府急需破解的难题。 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多方努力下,村民们翘首以盼的村路终于修通了,大伙儿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为确保蔬菜种植取得更好的效益,该镇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质量”的原则,结合玉江村蔬菜生产特点和日渐突出的区位优势,在努力抓好传统特色产品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迎合市场需求,发展极具市场潜力的特色叶类蔬菜,并初见成效。如今,在一整块一整块的蔬菜地里,经常能看见运菜的农用车来回穿梭,前来收购蔬菜的菜商不时与菜农讨价还价,谈笑声、车鸣声回荡到青山绿水间,勾勒出一幅喜获丰收的田园风景。这是该镇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业,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玉泉镇紧盯城里人的“菜篮子”,充实菜农的“钱袋子”,以建设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本地特色蔬菜;并组织农民进行科技培训,重点加强对蔬菜生产期间的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工作,采取农民地头听课、现场咨询的传授方式,使农民得到更直接、更有效的服务。截至目前,该镇常年特色蔬菜已达千余亩,多数以上的蔬菜品种实现了升级换代,蔬菜良种普及率也逐年攀升,成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今年,该镇还加大了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分别在玉江村和龙兴村实施占地3000亩的以贡菜和山露为代表的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力争带领农民走出一条增产增收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