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行动】赵顶兵:倾情为民办实事
作者:唐妮 牟文 责编 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6-18    

 “赵书记,村上三支渠的桥虽然扩宽了,但桥边没有修护栏,平时开车经过时感觉很危险。”6月15日上午8点,在广济镇天平村5组,绵竹市人大代表、天平村党支部书记赵顶兵开始了群众走访工作。他一边认真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建议,一边仔细记录,以便及时反馈给镇人大代表工作室,为村民营造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人民选我为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自2007年当选为绵竹市人大代表后,赵顶兵始终将这句话作为自己履职人大代表的工作准则。多年来,他怀揣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积极为村上发展出谋划策,用实际行动彰显为民办实事的履职“温度”。

用心为民办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将各村组连接起来,路旁绿油油的秧苗舒展着腰肢……初夏时节,走进广济镇天平村,一片新农村的旖旎风光映入眼帘。“多亏了赵书记的建议,帮我们扩宽了组道,缓解了大家的出行困难。”家住天平村4组的王文兴望着家门口新修的水泥道路感慨道。

以前,天平村4组的组道仅3.5米宽,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村民意见较大。赵顶兵通过入户走访,积极倾听民意,将村民渴望扩宽组道的诉求反映给镇人大代表工作室,争取到扩路所需的砂石。然而,由于该组道尚未立项不能申请建设资金,赵顶兵又带头捐款,并组织人力物力全程参与修建,将路面扩宽至5米,极大地缓解了村民出行难、经济作物运输难的困境。

“走,跳广场舞了。”“好的,马上就来。”吃过晚饭,天平村2组的文化广场上响起富有节奏的音乐,10余名村民欢快地跳起了健身舞蹈。“你别看现在这么热闹,这里原来到处都是垃圾,连路过的人都没有,更别提跳舞了。”村民马永怀告诉记者,村上修广场,修到了村民的心坎上,真是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实事。

据了解,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去年,赵顶兵带领村干部多方奔走、积极向上申请经费,将村上的垃圾堆放点改造成文化小广场,还安装上健身器材和太阳能路灯,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增强了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心系困难群众   情暖百姓心田

“赵书记,何大爷又晕倒了!”6月16日,临近中午,赵顶兵正准备回家吃饭,村民突然来到办公室求助,赵顶兵二话没说,拿起车钥匙便冲了出去,将晕倒在路边的老人送到医院。而这样的事情,对于赵顶兵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家住天平村6组的何顺富独自一人生活,因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无法承担重活,生活条件窘迫,赵顶兵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积极向镇政府汇报,将何顺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后,何顺富便成为了赵顶兵的重点“关注对象”,他常常隔三差五前去看望,嘘寒问暖,帮助何顺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每当何顺富生病,赵顶兵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将他送去医院,跑前跑后办理手续,耐心细致关怀照料,直到出院为止。

“要不是有赵书记的帮助,我家今年的小麦就泡汤了。”村民陈世友是天平村的低保户,前段时间,眼看倾盆暴雨即将来临,他家刚收割的小麦还晒满整个院子,令他焦急不已。得知情况的赵顶兵立即带着村上党员突击服务队来到他家,赶在暴雨来临前帮助他将小麦收装完毕。陈世友说,“太感谢赵书记了,否则这一季都白忙了。”

“我还是要多上门走访,多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天平村建设得更好。”在赵顶兵看来,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更加积极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倾听村民心声,精心撰写议案建议,当好民意的传递者和代言人,在为民履职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