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擦亮幸福底色
作者:李露平 尹翔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6-01    

——新市镇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新市镇坚守为民、惠民、靠民情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对标“三比三看”相结合,持续深化“三个六”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

白色的瓷砖干净发亮,水冲式便盆、洗手台、淋浴器一尘不染,这是新市镇石虎村十组村民彭云先家的厕所。屋外,一根专用管道将生活中产生的厕污粪便、洗澡水、洗碗水等生活污水收集起来,输送到不远处的集中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处理,直到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这才叫干净卫生,用水一冲,一点气味都莫得。”彭云先高兴地说。

从美丽乡村迈向美丽生活,“厕污共治”工程让村民们的厕所变干净了,人居环境变整洁了,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往都是村干部追着农户下桶,现在是村民们追着村干部抢着改厕。”该村党支部书记廖飞告诉记者,2020年石虎村一组通过“厕污共治”改善了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历史”,让十组的村民们羡慕不已。

村民有所呼,政府便有应。为了将村民的“愿望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石虎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十组的村民们终于在今年5月实现了旱厕变水冲式卫生厕所、生活污水和人畜粪污一体化无害化处理的愿望。

来到新市镇敬老院,院内满目葱茏,一畦畦蔬菜在明媚的阳光下绿得发亮。整洁的环境、完善的设施、散步聊天的老人绘就了一幅温馨悠然的景象。此时,新市镇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石国锐拿着笔和记录本来到这里,对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后的情况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一一记录。

敬老爱老一直都是新市镇民生工作的重心。之前,新市镇敬老院因基础设施老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体验。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个干净、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新市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为镇敬老院增加了护理型床位、配备了新马桶、安装了呼叫器等设施设备,并对老人居室、通道、厨房、卫生间进行装修,对家具配置、安全保护等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居住环境大大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现在地面湿了有防滑垫不怕滑了,哪里不舒服一按呼叫器就有人来,真有家的感觉。我们非常满意,感谢你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蔡宇沛老人眉眼挂着笑意。

初夏傍晚,凉风习习。三三两两的村民不约而同来到新市镇花园村成兰铁路和成绵高速复线的夹心地带散步休闲。这里曾经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如今已成为一条漂亮的生态绿道。“政府真是帮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听说这两天村上还要在道路两边的绿化带都种上鲜花,环境越来越美了,我们的生活真幸福。”花园村十一组村民谭书平说道。

成兰铁路和成绵高速复线的夹心地带一度是该镇环境管理中的顽疾。如何利用好“桥下空间”,新市镇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收集村民意见建议,通过打造生态绿道、幸福花海等景观,建设“小规模、生态化”的“桥下公园”,让夹心地带开启“一键美颜”模式。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是新市镇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该镇已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600余件,让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