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桶并点 定时定点 桶边督导
作者:李露平 文/图 责编:刘舫
来源:
日期:2021-04-26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3.0模式
单元门口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区内新建的固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居民们要按照指定的投放时间去指定地点进行投放,一旁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将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市已从最初的四分类垃圾桶布设1.0模式,到智能可回收物回收箱辅助2.0模式后,现在开始步入“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人督导”的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行动3.0模式。 撤桶并点 定时投放 居民认可
上午6:30-10:00是仟坤云庭小区定时投放垃圾的时间。8:30左右,业主张菊香和两岁的孙女拎着装满垃圾的灰色和绿色垃圾分类袋来到小区内的固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幺幺,奶奶要扔垃圾了。你看,灰色的袋子扔到哪个垃圾桶啊?”两岁的孙女指了指灰色的垃圾桶,喃喃地说道:“这里。”张菊香每次来投放垃圾时都会给孙女讲讲垃圾分类的知识。尽管孙女年龄很小,但是从小的耳濡目染也让她逐渐有了正确投放垃圾的意识。 仟坤云庭小区是我市率先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的小区。居民在家中做好分类后,小区固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有督导员在6:30-10:00、18:00-21:00这两个时间段引导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瓜壳果皮、剩饭剩菜要丢在厨余垃圾垃圾桶,用过的餐巾纸、塑料袋要丢在其他垃圾桶,塑料瓶、纸箱要丢在可回收垃圾桶,废旧灯管、过期药品等要丢在有害垃圾桶。”垃圾分类督导员赵媛每天都会对每位前来倒垃圾的居民复述一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由于前期宣传工作到位,部分业主已经自觉在家中就做好了垃圾分类。对部分没进行分类的老年群众,赵媛耐心地进行指导和协助,并劝导他们在下次投放前进行分类。“与之前相比,居民投放厨余垃圾准确率大幅提升,小区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赵媛说道。 小区实施撤桶并点一个多月以来,看得见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同了这种做法。“过去每幢楼前都有一个大桶,啥垃圾都往里扔。特别是夏天,蚊虫飞舞,臭味弥漫,别提多难受。”业主叶华感触很深。他说,现在有了固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而且还有督导员进行指导和宣传,大家的分类意识越来越高,生活环境也越来越美。 “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人督导”模式将全面推行 “单元门口摆放垃圾桶,容易发臭,会滋生蚊虫,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在疫情期间尤为突出。”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冯大科介绍,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是一个丝丝入扣的系统工程,“精”在投放,“细”在收集,“重”在运输,“成”在处理。撤桶并点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垃圾源头管控,分类定向指导,进一步提高居民分类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 据了解,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市垃圾分类办公室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原则上按照每300户设置1个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按“一个点位配备一位引导员”的原则进行分类督导工作,指导小区居民正确进行前端投放,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以末端分类处理倒逼前端分类投放习惯养成。同时,要求小区安排专人于每晚22:30分后将其他垃圾桶推出至小区外指定清运地点,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收运,厨余垃圾由中蓝环境卫生管理公司循环收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再于次日8:30分前由专人将其他垃圾桶推回。 目前,我市已有24个小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小区相继实行“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人督导”的垃圾分类新模式。接下来,将结合试点小区撤桶并点实施定时定点投放的经验,全面推行“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人督导”垃圾分类投放工作新模式,强化居民对垃圾投放的约束,在适度不便带来的“痛感”中,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以此促进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助力我市不断提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